首頁 小提琴欣賞十八講

浪漫主義音樂篇

字體:16+-

第八講 浪漫主義時期小提琴審美特征與演奏藝術的發展

浪漫主義時期是小提琴藝術發展的巔峰時期,貝多芬的小提琴作品為人們開啟了浪漫主義音樂大門,無數音樂家在其中尋求突破、展現自我,成就了這一個性化的曆史時期。無論小提琴作品,還是小提琴家的演奏風格,在這個時期都顯示出了極具個性化的特征,演奏家常常擔任雙重角色,既是作曲家又是自己作品的演繹家,他們對浪漫主義時期小提琴藝術的發展,起到了一般作曲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張揚個性強調民風的浪漫主義時期小提琴審美主旨

浪漫主義時期音樂思潮出現在19世紀前後的一百多年,此時的小提琴音樂作品,從風格上看,強烈地張揚主觀情感和個性特征,每個作曲家的作品都帶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從文化傳統上看,強調民族觀念,作曲家的創作普遍植根於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尤其是晚期浪漫派;從體裁上看,出現了帶有“標題音樂”特征的音樂小品等。總之,這些所有的特征與傾向,造就了一個具有強烈主觀色彩的音樂世界,為小提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土壤,為它巔峰時刻的到來做著準備。

小提琴演奏在此時出現了顛覆性的變革,進入到一個空前發展的新階段。從技術上來看,在這個階段中,隨著小提琴弓在結構上的改變和逐步定型,琴弓更具有張力和表現性,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以前的演奏方式,產生了新的演奏技巧。盡管左右手演奏的基本技術,仍然保留著18世紀以來的一些傳統,如弓法、換把、雙音等,但是技術的分類越來越細,並且變化越來越紛繁複雜,各種技巧之間的組合使小提琴演奏技術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完善。

二、三大小提琴學派引領演繹不同的審美取向

小提琴審美藝術在浪漫主義時期也隨著其製造技術和演奏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具有時代性特征的審美原則。此時,引領這些審美取向的主要有三個學派:法國學派、意大利學派和德國學派。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派的引領者常常是用自己的琴聲演繹自己的作品。他們的審美觀點各不相同,但都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