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國際禮儀(第3版)

三、演講禮儀

字體:16+-

演講又稱演說或講演,是當眾所進行的一種正規而莊重的講話,旨在就某一事件或問題向聽眾發表個人見解或論證某種觀點。與一般交談或閑談不同,演講實際上就是當眾正式發言,它是一種特殊的思想發表形式,受到時間的限製、聽眾需要的製約和現場氣氛的感染。

1.克服怯場

有過公眾演講經曆的人都知道,很少有人能心情平靜、信心十足地登上演講台。絕大部分演講人都會隨著演講日期的臨近而忐忑不安:我是否已準備充分?聽眾會喜歡聽嗎?我會不會一上台便會把演講的內容忘得一幹二淨?造成怯場心理的原因多種多樣,也因人而異,下麵幾點原因具有極大的普遍性。

第一,評價憂慮。這是造成怯場心理的最主要因素。現代心理學認為,在任何存在評價的場合,人們一般很難發揮自己原有的水平。在演講中,由於評價是單向的,也就是說聽眾在“評判”演講人,所以演講者的憂慮更多,心理負擔更重。

第二,聽眾的地位。如果麵對的聽眾比自身的地位高,或者認為他們比自己重要,自己在講話時便會感到特別緊張。比如,求職者在評估小組麵前往往表現得很不自然,一方麵是因為評價憂慮;另一方麵無疑也是因為評估小組“大權在握”。

第三,聽眾人數。一般人都願意在小範圍內講話。如果聽眾人數很多,演講者便會倍加謹慎,而過分小心謹慎則會加大怯場的可能性和程度。

第四,對聽眾的熟悉程度。大多數人在熟人麵前講話比較自然,而麵對陌生聽眾則會比較緊張,這是因為演講者對聽眾幾乎一無所知,而聽眾在幾十分鍾甚至十幾分鍾內便會對演講者做出評價。

第五,聽眾的觀點。如果你知道聽眾或大多數聽眾所持觀點和你的觀點一致,那你便會信心十足;反之,你則會有很多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