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禮,中國古代稱為“凶禮”,是人生儀禮中的最後一件大事。由於各國的社會製度、宗教信仰及文化習俗存在差異,喪葬禮俗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中國傳統葬禮的主色調為白色和黃色,故亦有白事之稱,與紅事(喜事)相對。其主要過程有小殮、報喪、奔喪、停靈、大殮、出殯和下葬、燒七、守孝、掃墓等環節,並隨死者的信仰和經濟情況,整個過程中經常伴有佛教、道教或風水儀式。現在,中國城市裏的葬禮一般是召開規模大小不等的追悼會,主要程序有向遺體或遺像致哀、有關人員致悼詞、奏哀樂、向死者家屬表示慰問等。
西方喪葬禮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基督教將每一個人的靈魂直接與上帝發生關係,不允許偶像崇拜,崇尚靈魂升華而輕視肉體,因此西方的喪葬風俗是簡喪薄葬。基督教的喪禮更多的是為死者祈禱,願其靈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脫生前痛苦。基督教認為人死後靈魂需要安靜,因此喪禮非常肅穆。在基督教文化影響下,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喪葬基本從簡,體現所謂的在上帝麵前“靈魂平等”的原則。
西方國家的喪葬禮儀基本上屬宗教式的喪葬禮儀。人死後,首先在死亡地或屍體發現地的登記處進行登記,由醫生或驗屍人員簽發書麵證明,並在死亡者生前居住地的基層組織辦理登記,而後對親友發出通知或在報刊上公開宣布。
有人去世,其家屬或治喪機構應盡快發布訃告,將逝世的消息盡早通知到死者的親友、同事和商業上的合作者,並說明葬禮將於何時何地舉行。訃告可用信函的方式發出,也可用電話、電報傳遞;如需要廣泛通知社會上的相識者,也可登報。訃告所用的信箋、信封,往往帶有黑色的邊框。接到訃告的親友熟人,可以寫唁函、發唁電給死者的家屬,以示哀悼。在許多國家都有為殯葬服務的殯儀館、喪葬服務社等根據死者親屬的要求,承辦喪葬的有關事宜,協助安排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