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意義上的語氣和語氣詞研究肇端於《馬氏文通》。在該書中,馬建忠確立了語氣作為一種語法範疇的地位,語氣詞也單列為一類詞(馬氏在書中稱作“助字”),討論得非常詳細。馬氏繼承了柳宗元的傳信、傳疑二分法,不過他也認識到了語氣詞所助語氣的複雜性,所以又說:“二者固不足以概助字之用,而大較則然也。”[18]在虛字卷之九,馬氏共討論了傳信助字“也”“矣”“已”“耳”“爾”“焉”“者”;傳疑助字“乎”“哉”“耶”“歟”“諸”“夫”;另外還討論了合助助字(即我們現在所說的語氣詞連用或同現)。
《馬氏文通》的助字(語氣詞)研究有這樣幾個特點:①注重比較。如“‘也’字所以助論斷之辭氣,‘矣’字惟以助敘說之辭氣。故凡句意之為當然者,‘也’字結之,已然者,‘矣’字結之”[19]。這一論斷至今都是公論。②注重聯係句式。如“故句有助動字為坐動者,概煞‘也’字,而‘可’‘足’兩字最習用也”[20]。又如“凡‘況’字冠乎句首,往往助以‘乎’字,蓋句內皆有含蓄之語”[21]。這類分析在《馬氏文通》中比比皆是,也為後人所吸收。③不區分時間因素,將先秦至唐的文獻都處理成泛時的語料。看到了語言的發展變化,可是仍不區分曆時語料,這點招致了後人的諸多批評。總的來說,《馬氏文通》的語氣詞研究瑕疵並存,宋紹年的評價比較公允,可以參考。[22]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馬建忠在分析六個傳疑助字時認為:“六字所助,句讀中之動字耳。”[23]這就牽涉到語氣詞的層次了。現在通行的觀點是認為語氣詞獨立於句子意義和結構之外,傳達的隻是說話人的主觀情緒、語氣;但宋紹年卻肯定了馬氏的說法[24],看來語氣詞的句法層次問題仍有探討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