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洗耳恭聽:讀懂音樂大師

他不是小溪,他是大海——影片《安娜·瑪格達麗娜·巴赫的編年史》漫筆

字體:16+-

先說說記憶中那些用到巴赫(1685—1750)音樂的電影——《沉默的羔羊》和《英國病人》裏有《哥德堡變奏曲》的同一段詠歎主題。《七宗罪》裏警察局圖書館裏摩根·弗裏曼尋找神學著作時,畫外是《樂隊組曲》第三號次樂章“詠歎調”。《辛德勒的名單》裏大屠殺間隙,一個德軍士兵彈了段《英國組曲》,門口還有人在爭論:“這是巴赫還是莫紮特?”《挽歌》裏出現過一段《賦格的藝術》。而《怒海爭鋒》裏的醫生,閑下來就喜歡拉大提琴無伴奏組曲第一組的前奏曲,但這是穿幫段落,因為巴赫生前並不為人所知死後又不知所終的大提琴無伴奏組曲手稿,是1889年由日後成為大提琴泰鬥的卡薩爾斯在巴塞羅那一家舊書店偶然發現的,近一個世紀前的拿破侖時代,它又如何會被拿來演奏?塔可夫斯基在《鏡子》裏,把《約翰受難曲》開首的合唱“主啊,你是上主”一段大大利用了一番,可謂意味深長。都說西方音樂300年,源頭便是巴赫,所以,電影人去他卷帙浩繁的作品裏找靈感,本無足奇,關鍵是要找得合適,用出新意。

無論拿何種標準來衡量,本片(1968出品,讓-馬裏·斯特勞布、丹尼奧勒·惠勒特導演)都稱得上是另類,說它是巴赫的傳記影片吧,它卻把尋常電影裏的情節因素縮水到零,所有的敘事內容,都由巴赫的第二任夫人安娜有一搭沒一搭的旁白(來自她的日記)道出,無非是最低限度的巴赫生平點滴記載,諸如何時何地為誰寫了什麽,離開哪裏前往哪裏去見了誰又跟誰告別;說它是日記體影像記錄的嚐試吧(類似布列鬆的《鄉村教士日記》),整個電影的主體,卻由25段巴赫作品的演出片段構成,銀幕上是一群著古裝戴假發的演奏家和歌手,懷了虔敬和喜悅,傳達著巴赫音樂裏無處不在的沐浴於上帝榮耀之中的感恩和仰望;因為通篇音樂的不絕於耳,說它是個濃縮了巴赫一生的複古音樂文本,或者說它是個學術價值當頭,無限接近巴赫時代音樂空間的本真參照吧,它又時不時地插入幾句傷感之言,“死亡帶走了我們的長子和次女……又先後夭折了三個”。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