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洗耳恭聽:讀懂音樂大師

有美皆備,無樂不臻——收藏通俗的卡拉揚(上)

字體:16+-

20多年前,坊間隻能買到卡拉揚的幾盒磁帶,後來CD大潮湧來,選擇指向多元,到互聯網普及,資訊形式變化引發認知變化,“迷途”和“今是昨非”之感,一輪輪生成消散,未曾想到今天,又有心情重讀卡拉揚。國內“60後”這撥愛樂人,大都有類似的閱讀史,先是對他的神化與追逐,繼之是多方參照階段的貶低,現在看來,就帶點忘本之意了。新一代樂迷大約很難體會當年卡拉揚在中國市場的一家獨大,2008年,百代唱片公司(以下簡稱EMI)的卡拉揚遺產全部廉價發行,規模有158張CD之巨,而卡拉揚的全部錄音則在900種以上。當年人們貶低他,主要是其音樂商業色彩過於濃重,但這個事實也可理解為,他是戰後唱片業黃金時代的最早預見者和身體力行者,等到大家都想分一杯羹的時候,卡拉揚的地盤已龐大到難以撼動。

卡拉揚戰後通過製作人萊格的努力取得了盟軍特許,開始為EMI錄製唱片,萊格為此還專門成立愛樂樂團供其訓練錄音。細細打量他最初的EMI曲目,不難發現在重量級的保留曲目之外,他總要給通俗的管弦樂作品留出相當大的空間,當然這跟萊格用小作品爭取吸引固定受眾群的市場策略有關,但入主德國柏林愛樂樂團(以下簡稱BPO)的卡拉揚畢生未曾小覷通俗曲子,境界隨音效而精進,這就很難僅僅歸因於商業考量了。

本文的用意,其實是想對手裏的卡拉揚唱片做一次通俗名作範圍的梳理,且挑樂於常聽的唱片隨性評說。舊上海“美麗”牌香煙的廣告語裏說到“有美皆備,無麗不臻”,卡拉揚指揮的管弦樂通俗作品,其華麗高貴和堂皇帥氣,也達“有美皆備”之境。為行文方便,暫且想把那些作品分成三類,一是本文要說的30分鍾內的樂隊作品,一是各種舞曲,包括芭蕾、民族舞曲和圓舞曲,一是歌劇序曲和前奏曲,它們在卡拉揚的指揮棒下,都竭盡完美之相,稱其為“無樂不臻”,並未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