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洗耳恭聽:讀懂音樂大師

指尖上的美利堅——威廉·卡佩爾的唱片漫談

字體:16+-

1953年10月29日,一架從澳洲飛來的班機在抵達舊金山前撞山,無一幸免的乘客中包括31歲的鋼琴家、戰後美國新生代希望威廉·卡佩爾。照原先計劃,卡佩爾回國後將跟海菲茨繼續錄製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的前兩首,然而天妒英才,卡佩爾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留存至今的,僅有一首第三號,算起來,此曲完成於1888年,作曲家相繼離世的若幹親友,影響了作品的情感走向,不料許多年後一場悲劇,又給它平添一絲淒愴。

卡佩爾生於紐約,曾在費城師從斯托科夫斯基的夫人奧利嘉·薩馬羅芙,朱利亞德畢業後被庫塞維茨基發掘,此後曾領受施納貝爾、魯賓斯坦和塞爾金教誨,風頭健朗一時無兩。卡佩爾的演奏生涯雖隻維持了十來年,但他激越澎湃、陽剛氣十足的風格一度被視為戰後美國精神的化身,他指尖流出的毋寧說是一種時代強音,他的現場往往**迭起,大有霍洛維茨之風,其私下裏對霍氏也心存景仰,以至於《紐約時報》著名樂評人傑·哈裏遜因為對霍屢有酷評,險遭卡佩爾痛毆。所謂琴如其人,卡佩爾擅長的協奏曲,以晚期浪漫派最見功力,尤以獨奏與樂隊講究對抗的段落見其性情。

RCA近年發行的一個9張套紀念裝,最後一張還包含了卡佩爾20分鍾訪談,這些錄音裏的一部分拿索斯國際(遠東)唱片公司(以下簡稱NAXOS)也出了單張,此外還有這麽幾張,一是“珍珠”公司整理發行的雜拌兒,一是“音樂與藝術”公司出的兩張協奏曲,一是RCA從澳大利亞電台檔案找出的1953年訪澳演出實況錄音精選,這些活力四射的遺存,大致能合成一顆曾經閃耀於藝術夜空的星辰。

恐怕沒有其他作品跟卡佩爾的關係像哈恰圖良鋼琴協奏曲那麽緊密過,1941年,卡佩爾在贏得瑙姆堡比賽後,受庫塞維茨基邀請演出哈恰圖良鋼琴協奏曲,因為出神入化地傳達出異國情調和斑斕色彩,聽眾遂送其一雅號曰“威廉·哈恰圖良·卡佩爾”。哈恰圖良在西方被廣泛演出的作品寥寥,他的鋼琴協奏曲自從卡佩爾之後更是鮮有問津者,曆史錄音裏僅有被題獻者奧柏林和穆拉文斯基指揮捷克愛樂的1946年版引人注目,卡佩爾的美國式詮釋自是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