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在一本外國人寫的長征傳記裏讀到,延安當年最奢侈的藝術享受數軍事顧問李德住處的唱片晚會,李德有德彪西彈自己作品的一張唱片。當時就覺得不可思議,而且生出一個念頭,就是作曲家自己演奏自己作品,必定是不可企及的,但問題是作曲家演奏/指揮也有他自己的技術身體原因等限製,基本上依賴自己的演繹來傳播作品的貝多芬、李斯特、肖邦畢竟屬於19世紀,20世紀工業化程度飛躍,社會分工更呈細化,某種意義上已是演奏家的世紀,而作曲家演奏/指揮自己作品,甚至不排除唱片公司營銷策略的考量,大多數情況下,立體聲錄音產生前作曲家現身說法的曆史錄音總和,受音效水準限製,其實隻是錢鍾書先生所說的龐大“文墓”或“文幕”,發掘和揭開即便有必要,它提供的也隻是一種參考視角,和被受眾長時間認可的經典錄音必定保持著距離。舉個中國的例子,阿炳當年有演奏《二泉映月》錄音傳世,但欣賞價值實在有限,同樣的,劉天華1937年琵琶獨奏的遺音《歌舞引》現在聽來,也盡是曆史滄桑而已。
A.普羅科菲耶夫演奏自己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皮艾爾·科坡拉指揮/倫敦交響樂團,1932年錄音,EMI)及其他
這個錄音產生於普羅科菲耶夫客居海外的最後時刻。第三鋼琴協奏曲寫於他巴黎時期的1921年,同年的首演由作曲家自己擔任獨奏(斯托克/芝加哥交響樂團)。1932年在EMI公司的阿貝路錄音室,鋼琴技術出眾的普氏高質量地完成了該曲的首度錄音,這也是他首次接觸麥克風,對此,他在給米亞斯科夫斯基的信裏打趣道:“想想看,錄音時我不能打噴嚏或漏掉任何音符。”此曲的風格,兼有纖弱敏感的鄉愁情愫和幽默機智的咆哮諷刺,其中錘子般敲擊的鍵盤音型,體現出普氏鮮明的反浪漫主義個性,無疑,這是讓自己揚名立萬的音樂宣言,第一樂章中段獨奏馳騁於音階上的華麗景觀,正是如入無人之境的作曲家的人格自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