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籠統地把西方由古希臘羅馬的多神教為背景的文學,直到19世紀的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稱為“信仰的時代”之文學。從17世紀至19世紀初,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18世紀的啟蒙主義思潮雖批判地繼承古典主義中的現實因素,但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政治、社會思潮,在文學成就上並沒有超越古典主義文學思潮。在哲學上,啟蒙主義和浪漫主義又為18世紀後期的康德美學至19世紀初的黑格爾美學“鳴鑼”開路。
1.古典主義
歐洲漫長的中世紀之後,第一個文藝思潮是文藝複興,從14世紀至17世紀初,先在意大利出現,之後在歐洲許多國家相繼發展起來。文藝複興的人文主義以人性對抗神權,以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弘揚“人”的價值,給意大利帶來“前所未見的藝術繁榮”(恩格斯語)。文藝複興時期的現實主義思潮在歐洲,一直發展到17世紀。
早在古羅馬時期,賀拉斯和朗吉努斯就提出了向古代借鑒的原則,亞裏士多德的模仿論、中庸論、淨化說以及對悲劇形式的規定成為當時古典主義的信條。但是,亞裏士多德在17世紀的地位被提升到無以複加的高度,他的詩學理論在一些文論家的筆下,成為理想戲劇、詩歌的規則,這些規則成為社會價值表達和古典正統的象征,藝術與道德、社會行為的聯係日益密切起來。
法國的情形尤其如此。17世紀也是歐洲的現代民族國家初建之時,傳統國家是“君權神授”,而現代民族國家則體現了理性主義的理想,統治者以民族利益代表的身份進行統治,要求把忠於理性和忠於王權統一起來。
人們把17世紀興起於法國的古典主義稱為“新古典主義”。17、18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影響到歐洲各國,持續到19世紀初,英國的蒲伯(Alexander Pope,1688—1744年)、約翰遜(Samuel Johnson,1709—1784年),德國的溫克爾曼(Johann Joac Him Winckelmann,1717—1768年)等都是古典主義重要的理論家。通常我們把維達的《詩學》、布瓦洛(Nicolas Boilean,1636—1711年)的《詩的藝術》和蒲伯的《論批評》稱為古典主義的“三法典”。雖然雨果在《〈克倫威爾〉序言》中抨擊和嘲諷了古典主義對“現實”的要求,但古典主義的長處之一就在於它蘊含著現實主義因素。溫克爾曼可以說是德國古典主義的總結者。他在《論摹仿希臘的繪畫和雕塑作品》中提出,藝術的本質應當反映“偉大的沉靜的靈魂”,追求“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最高的美是與情感和動作無關的純精神境界,是向著神的升華,是對神的摹仿。為此,他把摹仿古希臘藝術當成是當代藝術通往偉大之境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