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理論新編(第4版)

二、中國戲劇表演藝術中的陌生化效果(布萊希特)

字體:16+-

在這篇文章裏簡短地論述一下中國古典戲劇中的陌生化效果的運用。這種效果終於在德國被采用乃是嚐試建立非亞裏士多德式(不是建立在感情共鳴的基礎上)的戲劇,亦即史詩戲劇的時候。這種嚐試就是要在表演的時候,防止觀眾與劇中人物在感情上完全融合為一。接受或拒絕劇中的觀點或情節應該是在觀眾的意識範圍內進行,而不應是在沿襲至今的觀眾的下意識範圍達到。

在往昔一年一度的民間集市的戲劇和繪畫中,就已經可以看到這種使觀眾對被表現的事件感到陌生的原始階段嚐試。馬戲團醜角演員的說話方式和全景的繪畫手法就采用這種陌生化的藝術手法。在德國的許多一年一度的集市中展出的《勇敢的卡爾在姆爾頓戰役後的逃遁》的複製品的繪畫手法是不足取的,但由於它采用陌生化的藝術手法(這點原畫不如複製品),因而使人感到這種不足並非出自複製者才能欠缺。正在逃跑的統帥,他的戰馬和隨從以及田野風光都完全有意識地這樣被描繪,令人對畫中情景頓時產生非常事件和大難臨頭的印象。畫家雖有不足之處,但卻出色地表現出了不期而遇的效果。驚異駕馭著他的畫筆。

中國古典戲曲也很懂得這種陌生化效果,它很巧妙地運用這種手法。人們知道,中國古典戲曲大量使用象征手法。一位將軍在肩膀上插著幾麵小旗,小旗多少象征著他率領多少軍隊。窮人的服裝也是綢緞做的,但它卻由各種不同顏色的大小綢塊縫製而成,這些不規則的布塊意味著補釘。各種性格通過一定的臉譜簡單地勾畫出來。雙手的一定動作表演用力打開一扇門等。舞台在表演過程中保持原樣不變,但在表演的同時卻把道具搬進來。所有這些久已聞名於世,然而幾乎是無法照搬的。

要與一種習慣決裂而去整個采用另一種藝術表現方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當人們在許多效果中去研究其中一種的時候,這卻是需要的。陌生化的藝術效果在中國古典戲曲中是通過下麵方式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