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東西方文本結構理論的分析可以發現,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認可“文學是多層次的”這一看法,各家學說之間的差異集中反映在對文學文本的分層模式上。綜合東西方各家文本結構理論,我們大致可以發現一個基本的分層依據,即文學話語自為一層,文學形象另為一層,文學所含的意蘊又為一層。各個層次之間並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暗含著一種邏輯關聯。雖然這種劃分並沒有得到統一,但顯然,東西方的學者都認識到文學的多層次性對文學理論有著積極作用,尤其對於“文學性”問題的理解價值巨大。
至於何謂“文學性”,目前還存在一定的爭議。針對這些爭議,大概可將文學性的定義分為五類。俄國形式主義的代表人物雅各布森對文學性的定義被概括為形式主義定義,得到了不少支持。他在《詩學問題》中談到“文學科學的對象並非文學,而是‘文學性’,即使一部既定作品成為文學作品的特性”,他曆史性地肯定了“文學性”的存在,這對於在文學批評興起後才成為獨立社會活動的文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文學的客觀實體就是文學作品,因此,在俄國形式主義看來,文學作品中就存在著“文學性”,可這裏有一個問題需要解答:“文學性”是如何存在於文學作品中的?多層次立體結構的文本結構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與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文本結構的多層次使得文學性被多層次探索的可能性也同時增大了。
文學一旦被看作多層次而立體存在的,那麽文學性自然也就充盈在文學的各個層麵中。按照我們所發現的邏輯關聯順序,可以認為“文學性”最先存在於文本的話語層麵。這是顯而易見的,沒有話語,文學何處安家?在這裏,話音與話義都是構成話語的重要元素,是十分重要的。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語音的重要性,聲音與美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語音對於“文學性”的生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