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弗萊的文本結構理論
弗萊是一位獨立的文學批評家,他的文本結構理論從文學多義性觀念出發,闡發了一套係統的文本結構理論。
基於對文學作品多義性的認識,弗萊將其劃分為五個具有不同意義的關聯域,並將之稱作“相位”:文字相位、描述相位、形式相位、神話相位與總解相位。在這五個相位中,最能凸顯弗萊文本結構理論與眾不同的便是他提出的總解相位,這個總解相位對應著文學作品同全部文學經驗的關係,是對人類普遍經驗與夢想的反映。可以這樣說,在此處,弗萊提出了一個“原型”的概念,這個概念能幫助文學批評脫離具體文本的窠臼而從更為廣闊的文化觀念中去看待作品。
(二)英美新批評相關的文本結構理論
美國人韋勒克是一名文學理論家,是英美新批評的代表人物。
英加登的文本結構理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韋勒克和沃倫吸收了英加登的部分理論,他們在合著的《文學理論》“文學作品的存在方式”這一章中寫道:“對一件藝術品做較為仔細的分析表明,最好不要把它看成一個包含標準的體係,而要把它看成是由幾個層麵構成的體係,每一個層麵隱含了它自己所屬的組合。波蘭哲學家英格丹(R.Ingarden)在其對文學作品明智的、專業性很強的分析中采用了胡塞爾(E.Husserl)的‘現象學’方法明確地區分了這些層麵。我們用不著詳述他的方法的每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出,他對這些層麵的總的區分是穩妥的,有用的:第一個層麵是聲音的層麵,當然,不可將它與文字的實際聲音相混,正如我們前麵的討論所提到的那樣。這一層麵的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隻有基於這一聲音的層麵才能產生第二個層麵:即意義單元的組合層麵。每一個單獨的字都有它的意義,都能在上下文中組成單元,即組成句素和句型。在這種句法的結構上產生了第三個層麵,即要表現的事物,也就是小說家的‘世界’、人物、背景這樣一個層麵。英格丹另外還增加了兩個層麵。我們認為,這兩個層麵似乎不一定非要分出來。”[1]由此可見,韋勒克和沃倫也認可英加登關於文學是分層次的這一觀點,但在劃分標準上,他們與英加登有所不同。他們肯定了英加登分層依據的邏輯性,即從具象到抽象,但認為英加登的分層略為冗餘,而且對於英加登單獨提出的“形而上質”這一層麵,韋勒克和沃倫指出,這一層麵並不是對於每部文學作品都必不可少的。基於此,韋勒克與沃倫提出了自己的文本結構理論,其中第一、二層麵的劃分與英加登的劃分方式殊無二致,重點在於其後的層麵,他們將意象與隱喻劃為第三個層麵,並認為這是最能表現詩之核心的文體風格,最後由第三層麵引出第四層麵,即象征與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