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概論

一、文學認知的主要內容

字體:16+-

文學的認知作用指的是,文學通過生動形象而真實可信的描繪幫助人們了解特定時代生活的現象和本質,並把握其內在發展規律的作用。它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過去、認識現在、推知未來。古今中外的一切優秀文學作品,由於它們用藝術的手段真實地再現了彼時彼地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麵,從而可以使讀者知道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和當時的社會風貌,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習俗和人們的思想、情趣等各個方麵。

首先,文學能夠認識社會,是社會的史料庫和百科全書。

透過文學作品描寫的社會生活的林林總總,使我們能夠認識社會曆史的本質,了解曆史,觀照現實。恩格斯認為古代文學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可以從中了解到古代社會的生活狀況。他這樣評價文學大師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曆史,我從這裏,甚至在經濟細節方麵(諸如革命以後動產和不動產的重新分配)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的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裏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2]《人間喜劇》全麵反映了19世紀法國的社會生活,是一部法國社會風俗的濃縮史。作者巴爾紮克不愧為19世紀西方現實主義文學的一麵旗幟,他以清醒的現實主義筆觸,宏大的文學構架係統,通過貴族衰亡、資產者發跡、金錢罪惡這三大主題,再現了從“王政複辟”到七月王朝期間廣闊的社會圖景。

中國古代文論強調文學的認知價值,早期著重於對民俗風情的考察,孔子用簡單的一句“詩可以觀”對當時文學的認知價值做出了最簡明扼要的總結。“觀風俗之盛衰”,波詭雲譎、光怪陸離的世間百態盡收眼底,可以通過查閱那些遠古的神話、傳說、詩歌來解析人類社會製度禮儀的變遷。這一點在先秦的文學作品中表現得比較明顯。《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裏麵有大量口頭相授流傳下來的各地民謠,為社會各個階層所作,從中反映出從遠古神話傳說時代至春秋時期的風俗習尚、精神信仰和社會生活與變遷。其中有些詩,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等,記載了從後稷降生到武王伐紂的曆史生活,是周部族起源、發展和立國的曆史敘事詩。《國風》中的《七月》,是一篇極古老的農事詩,與《周頌》中的農事詩不同,它以相當長的篇幅,敘述農夫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並記載了當時的農業知識和生產經驗,在社會學、曆史學、農業學方麵是極為可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