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文學作品選·西方卷(下)(第2版)

龐德

字體:16+-

埃茲拉·龐德(1885—1972)是美國傑出的現代主義詩人,歐美意象派運動的創始人之一。他從中國古典詩歌和日本俳句中受到了極大的啟發,提倡使用最凝練的文筆抒寫最豐富的意象,從而推動了意象派詩歌的發展,為歐美詩壇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他最膾炙人口的詩《在地鐵站》用寥寥幾筆勾畫出至為豐滿的情境,體現出中日古典詩歌的影響和凝練的美學原則。

《少女》選自1912年出版的詩集《反擊》,它的內容源自奧維德的《變形記》裏講述的關於太陽神阿波羅和月桂女神達芙妮的故事。為了躲避太陽神阿波羅的苦苦追求,達芙妮把自己變成了一棵樹。這首詩的第一部分是以達芙妮的口吻寫的,描述了自己變形成樹的過程。第二部分則是從阿波羅的角度,表示即使達芙妮變成了樹、變成了青苔、變成了紫羅蘭,他也仍然接受她、愛慕她。對這首詩的闡釋曆來多種多樣,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是認為龐德借這個古希臘神話來探討兒童的想象力,即兒童喜歡把自己想象成各種各樣的事物,在世人看來也許荒誕不經,家長卻會接受並保護這珍貴的想象力。

《詩章》是龐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這是一部未完成的詩集,裏麵有12首詩是從中國古典文學翻譯和改寫的。《劉徹》就是改寫自漢武帝劉徹的《落葉哀蟬曲》。原詩是劉徹為悼念亡姬李夫人寫下的,抒發了愛人逝去後人去樓空的悲傷之情。龐德的詩歌對原詩進行了創造性的改寫,在許多層麵上保留並再現了原詩的意境,同時也發揮了想象力,賦予了詩歌新的情感因素。詩歌的最後一句是原詩所沒有的。龐德通過粘在門檻上的“潮濕的樹葉”這個意象,表達了無法消解的綿長悲傷和對逝去的愛人的深深思念。

《詩章》中的第49首詩又被稱為《七湖詩章》,因為詩的一開頭說這首詩是“給七湖”寫的。這首詩由於其意境的深遠、來源的複雜和主旨的多樣,曆來吸引了眾多的研究者。該詩一共八節,第五、八節是龐德自己的創作,第六、七節源自美國東方研究學者費諾羅薩留給龐德的手稿和英國漢學家翟理思的《中國文學史》。前四節則是龐德根據一本描繪中國湖南瀟湘流域的八種景致的詩畫集創作的。這首詩用極其洗練的語言描寫了優美的湖光山色,將詩情和畫意完美地融為一體,表現出道家式的寂然之境和澄淨觀照的美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