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文學作品選·西方卷(下)(第2版)

瓦雷裏

字體:16+-

保爾·瓦雷裏(1871—1945)是法國著名詩人,出生在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的塞特。瓦雷裏青年時期喜愛文學,崇拜象征主義詩人馬拉美,曾發表一些詩歌並獲好評。1894年後瓦雷裏定居巴黎,1917年發表《年輕的命運女神》,獲得極高評價。1921年《知識》雜誌舉辦評選時瓦雷裏獲得最傑出詩人稱號。1926年發表的《海濱墓園》,確立了詩人在法國詩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水仙辭》(1919)又譯《納爾西斯片斷》,是借古希臘神話中自戀的美男子納爾西斯為名的一首詩。神話中有納爾西斯死後變為水仙花的傳說,故法語中水仙即稱為納爾西斯。《水仙辭》共分為三節,第一節以納爾西斯為抒情主人公,抒寫他出於愛慕來到清泉,傾訴愛情,但他在水裏看到了自己的美麗的身軀,於是他對自己影子產生了愛慕。第二節開頭寫清泉的永恒和人生的短促,後半則表達納爾西斯對自我的眷戀。第三節繼續第二節後半抒發納爾西斯對自己軀體的愛慕,最終準備與軀體合而為一。《水仙辭》實際通過對納爾西斯內心世界的剖寫表現詩人內心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自我的肯定和對精神世界的專注。《水仙辭》的象征主義傾向十分明顯,納爾西斯本身就是一個象征,水泉、花草、太陽、月亮等等都是象征,詩歌語言節奏優美、富於音樂性。

《海濱墓園》以詩人自己為抒情主人公,抒發在海邊看到大海和海濱墓園時的遐想。此處大海像平靜的屋頂,遠處的白帆像鴿子在飛翔。在這廣闊的地方眺望神聖的寧靜,無異於對沉思者的獎賞。詩人隨後想象身後情景:不管生前多麽狂傲、多麽精力充沛,死後靈魂將十分孤獨。任何人無論生前是多麽具有風采和美麗,有過多少才華和**,死後一切化為烏有。有的人追求偉大和不朽,最後還是變為骷髏。盡管死者長已,卻沒有了煩惱,無窮的煩惱咬齧生者。最後詩人想到芝諾“飛矢不動”的理論,由此聯想到生與死的相通,於是詩人鼓起勇氣,要把生命旅程走完。《海濱墓園》曆來被看作瓦雷裏最偉大的詩歌,內容主要是對故鄉的回憶。詩歌由海濱墓園引起的遐思切入,進而思考人生的意義和生死的關係,最後歸結到行動完成人生,全詩富於哲理意義。詩歌格律精嚴,音韻優美,充滿神秘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