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納·瑪利亞·裏爾克(1875—1926)是20世紀最偉大的德語詩人之一。他的詩歌注重對生命的哲理性思考,往往能用簡潔而富有張力的語言表達克製而強烈的情感和生命體驗。他著有《圖像集》(1902)、《新詩集》(1907)、《新詩續集》(1908)等詩集,代表詩歌有《杜依諾哀歌》《獻給奧爾甫斯的十四行詩》等。
《秋日》體現出詩人對生命的有限性的思考。該詩以詩人對上帝的請求開篇,請求上帝帶來永恒的冬日,並在此之前讓夏天的豐滿達到極致。夏日的盛況比喻人生的意氣風發,而冬日的孤獨和漂泊暗示生命的局限,因此人的孤獨注定是永恒的。詩人並未表現出對人生的有限性的迷惘和悲傷,相反卻顯得釋然而平靜,顯然已經與生命的局限性達成妥協。
《嚴重的時刻》以其形式簡練卻內蘊豐富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4節詩勾畫了哭、笑、走和死四種人生場景,由“誰”這個未知身份的人物承擔,並與“我”發生關聯。裏爾克之所以將其稱為“嚴重的時刻”,是因為“我”既不知道“誰”的身份,也與“誰”無從理解和溝通。短短4節詩將世界的荒誕感、陌生感和生於其間的人們的孤獨感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
《豹》中,原本屬於山野的猛獸如今被囚禁於牢籠,無法自由自在地宣泄意誌、發揮威力。這一形象生動地象征了人在外力的束縛下,無法施展抱負、實現理想時感到的沮喪、迷茫和苦悶的情緒。裏爾克從羅丹那裏學到了造型藝術家冷靜觀察事物,精確表達事物的本領,把詩人內在的情緒對象化,從而創造出精確、客觀、冷峻的藝術效果。
在《西班牙女舞蹈家》中,裏爾克嚐試用語言藝術再現舞蹈藝術。舞蹈原本是身體的藝術,裏爾克卻將這種動態美用語言生動地呈現出來。他把女舞蹈家的舞姿比作火焰,表現出了舞姿裏凝聚的強大力量和噴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