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萊爾於1821年4月9日出生在法國巴黎。他的父親約瑟夫-弗朗萊瓦·波德萊爾出身富裕農家,受過良好的教育,在政府部門供職。作為老夫少妻的結晶,波德萊爾6歲時父親去世,次年母親改嫁。繼父歐皮克上校後來擢升將軍,在第二帝國時期被任命為法國駐西班牙大使。波德萊爾隨家庭四處遷移,先後在裏昂、巴黎讀中學,他的希臘文、拉丁文和法文的成績優異。他敏感、易激動,常常異想天開,有時又有些神秘和玩世不恭,是個才華出眾卻不守紀律的學生。繼父不理解他的詩人氣質和複雜心情,一心想把聰穎的波德萊爾培養成一個循規蹈矩的官場人物。波德萊爾難以忍受他的專製作風和高壓手段,於是歐皮克便成為波德萊爾最憎恨的人,為此他甚至遷怒於自己的母親。這種不正常的家庭關係,加重了波德萊爾的敏感,並使其很早就體會到了深重的孤獨感。這樣的童年記憶與少年體驗,對其日後反叛的精神姿態與詩歌創作中反複出現“憂鬱”的主題有直接影響。
1839年,波德萊爾因屢屢違反學校紀律而被巴黎路易大帝中學開除。同年,他通過了中學畢業會考。家庭希望他進入政界,但他卻向往著“自由的生活”,聲稱要以寫作為生。拒絕返回學校也拒絕父母工作安排的波德萊爾,浪跡於一群狂放不羈的文學青年之中,一邊沉湎於聲色犬馬,一邊專注於詩畫文藝。是時,他大量涉獵古羅馬末期作家的作品,著迷於他們頹廢沮喪的情調;結識了巴爾紮克、雨果、戈蒂耶等作家,並開始給文藝報刊撰稿。1841年,繼父為了讓他脫離**的生活將他送到印度去,但船到中途他便登岸,在毛裏求斯及留尼汪島稍事停留後,於1842年又回到法國。這次另類的旅行讓他領略了異域風光,豐富了想象力,並由此產生了一種神秘的渴望——這種神秘的渴望形成了他日後詩作中獨有的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