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文學史(下冊)

一、生平與創作

字體:16+-

川端康成1899年生於大阪,父親是個開業醫生,愛好漢詩文與文人畫。父母親在其年幼時就雙雙病故,他與祖父母相依為命。少時,盡管體弱多病經常缺課,但他的學業成績優秀,顯示出過人的才華。中學時期,他對文學的熱情越來越高,從《源氏物語》《枕草子》等日本古典作品到白樺派、穀崎潤一郎等近現代日本作家的作品,從俄羅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到瑞典的斯特林堡等人的作品,他的讀書範圍非常廣泛。16歲那年,祖父去世,他不得不住到舅父家中,開始寄人籬下的生活。早年不幸和生活環境對川端康成影響很大,作為孤兒,一方麵他多愁善感,性格固執;另一方麵,他有著獨特的對死亡的思考,“深深刻入我幼小心靈裏的,便是對疾病和夭折的恐懼”。川端康成的孤獨感在他早期的作品中比比皆是,“我都20了,由於孤兒脾氣,變得性情乖僻。自家一再苛責反省,弄得苦悶不堪,抑鬱不舒,所以才來伊豆旅行。”他的短篇名作《伊豆的舞女》(1926)寫一個20歲的高中生“我”感到人生孤寂,獨自去伊豆旅行,路上遇到一群巡回演出的江湖藝人,便同他們結伴而行。他們心地善良,人情純樸,使“我”感到溫暖,“我”便與那個天真未鑿、爛漫可愛的小舞女之間隱然萌發一種初戀之情。四天後,同那班藝人分手時,“我”那鬱結的情懷早已蘇解,在甜蜜愉快的感覺中,無端地灑下一把沁人心脾的淚水。小說對“我”的家庭情況及孤寂的因由未做過多的交代,對那班藝人情況也隻是簡筆勾勒,而主要以含蓄的筆墨凸顯了“我”與舞女的心理變化及情感交流過程。這篇小說心理描寫簡練,意境純潔美麗,在充滿青春的詩意和抒情的氣息背後,透露出一抹淡淡的哀愁。

1920年9月,川端康成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後轉入國文科學習。在這個日本最高的學府裏,他豐富了對生活和文學的理解,這是其文學生涯的起點。1921年,短篇小說《招魂節一景》在《新思潮》上發表,日本知名作家菊池寬予以高度評價。此後,川端康成陸續在報刊上發表小說、評論以及譯文,開始了他的“賣文”生涯。在菊池寬家裏,他結識了芥川龍之介、久米正雄和橫光利一等日本文壇的活躍人物,川端康成儼然已成為新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