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強入侵和西方文化的巨大衝擊,打破了亞非社會緩慢演進的局麵,使得亞非各主要國家在劇烈的動**中拉開了文化轉型的大幕。
工業革命所開啟的全球化浪潮,使得東方絕大多數國家都曾遭受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悲慘境遇。至20世紀初,除了日本,亞非其他各國幾乎都先後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西方列強對亞非各國普遍實行了文化帝國主義政策,包括實施西式教育、推行宗主國語言、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從而在亞非各國形成文化殖民化現象。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野蠻入侵,中斷了東方曆史的凝滯,也引發了東方人民的不斷覺醒。1919年朝鮮的三一運動,中國的五四運動,1926年印度尼西亞的民族大起義等,都是東方人民譜寫的反帝、反殖、反封建的壯麗篇章。大致來說,近現代東方各國都麵臨兩大任務。一是救亡,即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和殖民主義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二是啟蒙,即借鑒歐美國家現代化的經驗,反對封建專製和宗教迷信,求得社會進步和發展。由此,經過了長期的民族鬥爭和深刻的社會變革,東方各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說這種社會巨變為近百年東方文學的變革提供了曆史條件,那麽,東方文化的轉型以及其間錯綜複雜的文化糾葛則對東方文化的現代轉型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東方知識分子大都具有文化建設的使命感。在時代急劇動**的社會語境中,麵對多元並舉、眾聲喧嘩的文化碰撞,東方各國的知識分子都身處空前的心靈矛盾與精神掙紮。一邊是傳統文化厚重的教育熏陶和心理積澱,以及應時而生的國粹主義、原教旨主義等各種文化妖孽的喧囂;另一邊是西方人文主義、理性主義、自由主義、信仰主義等文化思潮如洪水般湧入,更有那作為西方文化時尚的非理性主義和馬列主義興風作浪。在這種眾聲喧嘩的複調語境中構建新東方話語,一方麵要排除抱殘守缺的文化國粹主義,另一方麵要抵製全盤西化的文化殖民主義。近現代亞非傑出的思想家和文化巨人,無不以東西文化的融會貫通為其思想特征。近現代東方文學正是在新的話語構建中綻放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