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文學史(下冊)

二、《等待戈多》

字體:16+-

兩幕劇《等待戈多》被公認為是荒誕派戲劇的經典。

第一幕,兩個身份不明的老流浪漢愛斯特拉岡(又名戈戈)和弗拉季米爾(又名狄狄),在黃昏小路旁的枯樹下等待戈多的到來。他們為消磨時間,語無倫次、東拉西扯地試著講故事、找話題,做著各種無聊的動作,還錯把波卓和幸運兒主仆倆當作戈多。直到天快黑時,來了一個小孩,告訴他們戈多今天不來,明天準來。

第二幕,次日黃昏,兩人如昨天一樣仍在等待戈多的到來。所不同的是,枯樹長出了四五片葉子,波卓成了瞎子,幸運兒成了啞巴。天黑時,那孩子又捎來口信說,戈多今天不來,明天準來。兩人陷於絕望,想死沒有死成,想走卻又站著不動。

貝克特以戲劇化的荒誕手法,揭示了世界的荒謬,寫出了這樣的生存環境中人生的痛苦與不幸。劇中展示的人類生存活動的背景是淒涼而恐怖的,人在世界中處於孤獨無援、恐懼幻滅、生死不能、痛苦絕望的境地。兩個老流浪漢,穿著破爛衣服,渾身發臭,生活在焦慮、痛苦與無聊之中。他們吃的除了胡蘿卜就是紅蘿卜、白蘿卜,甚至品味不出蘿卜的滋味,吃了一半還想剩下點兒下次再吃。[186]當波卓扔下一根骨頭,戈戈“一個箭步躥上去,撿起骨頭,馬上啃起來”,以後回想起來還念念不忘,回味無窮。戈戈暴怒地說:“我他媽的這一輩子到處在泥地裏爬!……瞧這個垃圾堆!我這輩子從來沒離開過它!”在社會中,他們是“猴兒”“豬”“窩囊廢”“醜八怪”“陰溝裏的耗子”。他們不堪忍受既可惡又空虛的生活,人生如“談了一晚上空話”“做了一場噩夢”。他們早就不能自由思想了,甚至連笑都怕違法。奴仆“幸運兒”其實並不幸運。他服侍主人60年了,如今年紀老大,頭發花白,身上長滿膿瘡,被主人波卓用繩子拴住脖子牽到市場去賣。“他身上的精華全都吸幹以後,像一塊香蕉皮似的把他扔掉了。”他的靈魂已經死去,連狗都不如,“狗都比他更有誌氣”,“從來沒看見他拒絕過一根骨頭”。他被主人喚作“豬”,不斷遭受鞭打,“活像隻豬”,跳著人生的“網舞”,陷入死亡的羅網。他甚至悔恨當初沒有“從巴黎塔頂上跳下來”。貝克特深刻而真實地揭示了西方荒誕社會的麵貌,描繪出一幅可怕的荒原圖景,以荒誕的形式揭示苦難的人生,刻畫出承受世俗痛苦、苟延殘喘的現代人形象。劇中的荒原意象,象征著人失去與外部世界聯係後空洞、陰暗、淒慘的感覺,生活中隻有黃昏而沒有陽光,人被造物主拋棄在荒原上,失去了生存的立足點。貝克特借“幸運兒”之口憤怒地喊道:“生活在痛苦中,生活在烈火中,這烈火這火焰如果繼續燃燒,毫無疑問將使穹蒼著火,也就是說將把地獄炸上天去。”《等待戈多》所展現的人類,個性毀滅,人格喪失,求生不得,欲死不能,身處於苦難荒謬的世界中。作品的深刻之處在於揭示人類在一個荒謬的宇宙中的尷尬處境,提示社會荒誕、人生荒誕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