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4月13日,貝克特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的一個猶太家庭。1927年,他畢業於都柏林三一學院,翌年任巴黎烏爾姆師範學院英文教師,後成為意識流小說大師喬伊斯的秘書和朋友。1931年,他回到都柏林三一學院研究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的著作,獲碩士學位。1932年以後漫遊歐洲大陸,並為先鋒派雜誌撰稿。1937年,他因厭惡愛爾蘭的“神權政體、書報檢查”製度,旅居法國巴黎。1941年因參加法國地下抵抗運動受到蓋世太保的追捕,隻得逃到普羅旺斯的一個小村莊當農業工人。戰後,他曾短期回愛爾蘭為十字會工作,後於1945年冬回到巴黎,用法文專事創作和翻譯。
貝克特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開始發表詩歌、短篇小說和評論文章,在創作上深受喬伊斯和普魯斯特意識流手法的影響。1930年發表英語詩作《魔鏡》,1931年出版專著評論《普魯斯特》。1937年定居法國後,在小說創作方麵著力甚多,其中50年代初相繼出版的長篇小說三部曲《馬洛伊》(1951)、《馬洛納之死》(1951)和《無名的人》(1953)為其代表性成果。這些“反小說”多用內心獨白的手法發掘人物的潛意識或無意識心理活動,充斥著怪誕、蕪雜的細節,體現出悲觀主義與虛無主義思想傾向,其意蘊與手法均預示了作家荒誕派戲劇創作的走向。
20世紀50年代以後,貝克特的成就主要體現在戲劇創作方麵。他的第一個劇本《等待戈多》於1953年在巴黎上演,其荒誕的形式和內容引起轟動。此後10多年間,他先後創作了《最後一局》(1957)、《倒下的人們》(1957)、《論被廢棄的工作》(1957)、《最後一盤磁帶》(1958)、《屍骸》(1959)、《啞劇Ⅱ》(1959)、《炭火》(1959)、《啊!美好的日子》(1961)、《歌詞和樂譜》(1962)、《卡斯康多》(1963)、《喜劇》(1964),以及電影劇本《薄膜》(1965)、電視劇《迪斯·喬》(1968)等劇作。在以上這些作品中,較為重要的是《最後一局》與《啊!美好的日子》。獨幕劇《最後一局》的主人公哈姆是個雙目失明、以輪椅為伴的癱瘓者。他的父母雙腿殘廢,隻好待在各自的垃圾箱裏,其仆人克洛夫則能站能走不能坐。他們生活在孤獨、貧困、無聊和絕望中,等待著最後結局的到來。“完了,完了,是完了,就要完了,也許馬上就要完了”,克洛夫這夢囈般的嘮叨明確地告訴人們:生活就是痛苦與死亡的同義詞。《啊!美好的日子》第一幕描寫半截身子已經入土的老婦維妮,一邊不斷地摸索著牙膏、口紅、眼鏡等,一邊說“啊!又是一個美好的日子”。第二幕,她已被土埋到脖子了,可仍在讚美“啊!又是一個美好的日子”。在劇中,這位麻木、自欺的老婦人“對自己傾訴內心的寂寞”,回憶“連自己都不明白、鬧不清楚”的往事,古裏古怪地唱著輕佻的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