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出生於美國密蘇裏州的一個保持著加爾文教傳統的名門之家。祖父畢業於哈佛大學神學院,是華盛頓大學的創辦者。母親博學多才,喜歡文學。艾略特很小的時候就對文學、文化產生了廣泛的興趣。
1906年,艾略特進哈佛大學攻讀哲學和英法文學,開始寫詩。這期間,他接觸到法國象征主義詩人波德萊爾等人的作品。1909年獲學士學位後繼續讀碩士課程,並與講授“法國文學批評”的老師白璧德結為至交。白璧德反對盧梭的“濫情主義”,提倡“非個人化”,主張建立秩序與權威,這種學術觀點對艾略特日後的保守主義文化取向產生了直接影響。1910年,他說服父母,一個人登上開往歐洲的輪船。在巴黎,他在巴黎大學研修法國文學之餘,經常去法蘭西學士院聽柏格森每周舉辦的哲學講座。後來又遊曆倫敦、慕尼黑。
1911年,一方麵是父母的要求,一方麵是“哲學的呼喚”,他離開歐洲返回美國哈佛大學成為專攻哲學的研究生。1913年任哲學係助教。1914年,艾略特接受哈佛大學為他提供的獎學金,重返歐洲。在牛津大學,他開始了其一生中哲學家、詩人、歐洲人、美國人多重身份的生活。期間,他結識了龐德等一批旅歐的美國作家。早已成名的龐德非常讚賞他的詩才,兩人聲氣相投,均持守反對浪漫主義、崇尚古典主義的文學立場。因了龐德的推薦,艾略特的長詩《普魯弗洛克的情歌》得以在芝加哥《詩刊》雜誌發表,開始在文壇嶄露頭角。
1915年,艾略特因與英國姑娘維芬結婚,遂放棄了回哈佛申請博士學位的機會,並從此定居倫敦。為維持生計,他先後當過教師、銀行職員、雜誌編輯等。1922年,《荒原》發表,反響巨大,從此奠定了他作為西方20世紀大詩人的地位。同年,他與朋友一起創辦了文學評論季刊《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