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文學史(下冊)

一、現代主義文學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字體:16+-

現代主義文學是西方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是20世紀上半期動**不安的歐美社會之時代精神的藝術表達。

19世紀中後期到20世紀初,歐美的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刷新了西方文明的麵貌,改變了人們對宇宙、世界和人的看法。此時,科學對人的影響,比曆史上任何時代都大得多,它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文化價值觀念。尤其是,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它的迅猛發展,大大地推動了西方現代經濟的發展。在新的經濟結構體中,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異化程度則加深,西方人在精神上的惶恐不安加劇。經濟的發展反而使歐洲戰亂不斷,而且逐步升級,終於在20世紀初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不僅破壞了人們生存的穩定感,也加速了西方傳統理性主義文化的毀滅。俄國的十月革命既給被壓迫的勞動者帶來希望,也給西方世界帶來危機感。總之,歐美社會的現實矛盾使現代西方人動搖了傳統的真、善、美的觀念,動搖了宗教信仰,對人類的本性產生了懷疑,對未來的命運與前途深感悲觀與焦慮。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西方非理性主義的文化思潮一時間在社會中普遍流行。從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現代主義文學正是西方現代非理性哲學和現代心理學結合後的產物。叔本華的唯意誌論、尼采的權力意誌說、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說等理論和學說,使現代主義文學染上了非理性主義和悲觀主義色彩。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唯意誌哲學認為,世界的本質是非理性的意誌,世界由盲目的意誌統治著,人生永遠受意誌的驅使,追逐無法滿足的欲望,因而人生注定充滿了痛苦與掙紮,人生是無意義的,人類曆史也是人與人之間一場無止境的互相殘殺。叔本華生前默默無聞,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特定的社會氣候下,他的理論不脛而走。德國哲學家尼采在19世紀末提出“上帝死了”“一切價值重估”的口號,為現代主義文學懷疑一切和反傳統這一總的創作傾向提供了理論依據。他的“權力意誌論”認為,權力是生命意誌的集中體現,權力意誌是無目的的,超人是權力意誌的化身,是世界的主宰。超人充滿著生命活力,能超越自我、超越傳統、拯救人類。尼采認為藝術是權力意誌的一種表現形式,真正的藝術必須摒棄理性,藝術世界就是“夢與醉”的世界。法國哲學家柏格森(1859—1941)認為,世界的本體是“生命衝動”,或稱“意識綿延”,它是宇宙的主宰和動力,客觀存在的萬物是其表象。對世界之本體的認識不能憑理性,隻能靠直覺;理性分析隻能圍著對象轉圈子,抓不住本質,而直覺卻能打破空間設置在創作者和創作對象之間的界限,從而把握住智力所不能提供的東西。柏格森的直覺主義理論和時空觀幾乎被所有現代主義作家所接受。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1856—1939)的精神分析說關於潛意識的理論,改變了“人是理性的動物”的傳統觀念。他認為,潛意識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人的行為動機都出自本能衝動;人是充滿矛盾衝動的生物,矛盾的根本原因在於人的本能欲望受社會習俗、道德法律和良知理性的束縛。文藝創作就是被壓抑的本能欲望的升華,創作活動就是“白日夢”。弗洛伊德對潛意識、性本能的肯定,對現代主義作家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