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文學史(上冊)

二、《罪與罰》

字體:16+-

《罪與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說講述的是在彼得堡學法律的大學生拉斯柯爾尼科夫,因為家境貧寒而不得不放棄學業,謀殺了一個邪惡的做典當生意的老太婆,並誤殺了老太婆的妹妹,一個善良虔誠的宗教徒。後來,他為殺人特別是為誤殺老太婆的妹妹而備受內心的折磨,投案自首後被判流放西伯利亞。小說結束時暗示他將幡然悔悟,開始新的生活,用受苦受難來贖罪。

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俄國,舊的封建農奴製度迅速瓦解,新的資本主義勢力以十分野蠻的方式急劇發展,普通民眾不僅沒有擺脫舊的封建勢力的殘酷剝削,反而因資本主義滋生的弊病而受到雙重壓迫。《罪與罰》以震撼人心的描寫展現了彼得堡下層人民生活的可怕困境。在貧民窟裏,居住著形形色色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的人們。大學生拉斯柯爾尼科夫居住在貧民公寓的頂樓,繳不起學費又無力付房租,由於衣衫襤褸,想當家庭教師也無人聘請,隻好靠母親的養老金和妹妹當家庭教師的薪金度日。小公務員馬爾美拉托夫無端失業,一家人生計無著,長女索尼雅被迫出去出賣肉體來維持全家人的生活。馬爾美拉托夫整日借酒消愁,在一次醉酒後被馬車碾過,橫死街頭。他的妻子半瘋半傻並患了肺結核,帶著饑腸轆轆的孩子們沿街乞討,最後吐血而死。那些純情少女或被逼為娼,靠出賣肉體養活家人;或變相賣身,嫁給中年紳士;或在街頭被人灌醉,成為男子掌中玩物,滿目盡是淒涼悲慘的景象。小說工筆描繪出彼得堡暗無天日、陰森可怖的貧民窟以及“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們瀕於絕境的苦難,從而強有力地說明這個貧困、混亂的社會正是滋生罪惡的溫床。

拉斯柯爾尼科夫是一個複雜的人物形象。他純潔善良、富有同情心、頭腦清醒、善於思考,但是,卻被貧窮壓得“喘不過氣來”。當他得知妹妹為了幫助自己,決定嫁給訟棍盧仁時,心潮更是激**難平。不過,這種生計的艱難還不是他走向深淵的主要原因。現實的生存困境迫使他思考,使他發現了現實社會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和極端利己主義的人生哲學——隻有那些毫無人性的家夥才能靠著卑鄙無恥的手段當上統治者。他根據現實的生存法則得出了自己的結論:所有的人被分成“平凡的”和“不平凡的”兩種,即“凡人”和“超人”;“凡人”必須俯首帖耳,唯命是從,沒有犯法的權利,“超人”有權利從事各種犯罪行為,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他們是“不平凡的人”。拉斯柯爾尼科夫屈從了他的理論並付諸實際行動,殺害了放高利貸的老太婆及其妹妹麗紮韋塔。但這並沒有給他帶來驚喜,反而帶給他無止境的心理上的折磨,因為他從本質上並沒有喪失人性。隱藏在他所有恐慌背後的是其基於人性對自己理論的懷疑,這又導致了他對自己的行為——殺死放高利貸者阿廖娜和麗紮韋塔——的懷疑。這些懷疑一經確認也就否定了自己。拉斯柯爾尼科夫內心深處無法泯滅的人性與其理性思維中的現實生存法則構成了內心矛盾的主要方麵。他在犯罪前把自己跟資本主義社會的領袖聯係在一起,犯罪後,他知道自己不是由那種材料造成的,自己根本不是什麽“超人”,而是罪人。他之所以不能成為自己的統治者,並不是因為他太軟弱的緣故,而是因為他的天性。他最後之所以自首,是因為他——不是用理智,而是憑他的整個天性——不再相信他的殘忍的理論。這裏,人的心靈力量、人的良知終於突破了這種殘忍的食人理論的重壓,獲得了勝利。在西伯利亞,拉斯柯爾尼科夫最後獲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