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年2月26日,雨果降生在靠近瑞士的貝藏鬆城。父親是拿破侖麾下的一名高級軍官,而母親則是堅定的保皇黨人。雨果小時候的政治傾向受母親影響較大。少年雨果,天資聰穎,抱負遠大,有“神童”之稱:12歲開始寫詩,14歲時已是一位“豐產的詩人”,15歲獲法蘭西學士院詩歌征文比賽大獎,此後又兩度因詩作被國王路易十八賜予獎金。少年得誌的雨果最崇拜的人是大詩人夏多布裏昂,曾發誓“要麽成為夏多布裏昂,要麽一事無成”。曆史早已證明,雨果不但踐行了自己年少時的宏願,而更以其遠為豐富多彩的人生和堪稱豐饒浩瀚的創作超越了自己少時的文學偶像。1885年5月22日走完漫漫人生長路的詩人,安享了國喪的殊榮,巴黎200萬民眾為他送葬,他的靈柩被安葬在先賢祠。
19世紀20年代初,雨果的第一部詩集《頌歌與民謠集》問世。1826年,他與維尼、繆塞等浪漫派詩人組織第二文社。在自由主義思潮日益高漲的時代氛圍中,25歲前後,詩人的社會政治立場由保皇主義明顯轉向自由主義,緬懷拿破侖武功的詩作《銅柱頌》(1827)就是表征之一。
浪漫主義在18世紀末發端於德國,其影響迅速波及英、法等歐洲諸國。19世紀初葉,法國文壇雖早就有夏多布裏昂、斯達爾夫人、龔斯當等人寫下不少浪漫主義作品,但在雨果正式步入文壇之前,由於古典主義文學傳統在法國遠比在英、德等國強大,加上拿破侖戰爭的影響,浪漫主義在法國事實上並沒有真正得以確立。1827年,雨果發表了韻文劇本《克倫威爾》和《〈克倫威爾〉序》。劇本因不符合舞台演出要求而未能上演,但那篇“序言”卻成了法國文學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文獻,被稱為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宣言。在《〈克倫威爾〉序》中,雨果提出了自己反對古典主義、主張浪漫主義的文學觀。他明確指出:“浪漫主義不過是文學上的自由主義而已。”序言還係統闡述了其浪漫主義的“對照原則”。雨果認為,“大自然就是永恒的雙麵像”,男女、善惡、憂喜、生死、愛恨、靈肉等無時無地不處於“普遍的對照”之中,“醜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醜怪藏在崇高的背後,善與惡共存,光明與黑暗相共”。因此,新的藝術絕不能像古典主義那樣將兩者割裂開來,隻表現崇高偉大而排斥平凡粗俗與滑稽醜怪。1829年,雨果創作了浪漫主義劇本《歐那尼》。劇本寫16世紀西班牙一個貴族出身的強盜歐那尼反抗國王的故事,充斥著濃鬱的浪漫主義反叛精神。該劇於1830年2月25日的首演,引發了古典派與浪漫派的最終對決,而其連續數十場成功演出的盛況,則標誌著浪漫主義在古典主義的故鄉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雨果也因此名聲大振,以青年才俊之身成為法蘭西文壇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