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文學史(上冊)

二、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概況

字體:16+-

由於各國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國的文化、曆史傳統有差異,浪漫主義文學在歐美各國的發展和成就也不平衡。

(一)德國的浪漫主義文學

浪漫主義文學首先在德國產生。德國在當時的西歐是非常落後、守舊的國家。嚴重的封建割據,使全國四分五裂,封建勢力十分強大;法國大革命的結果,使不少人對革命懷有疑慮和恐懼,形成了一種壓抑沉悶的空氣。在這樣的曆史語境中,輔之以德國古典哲學的影響,直接促使不滿現實的德國浪漫派作家逃遁到純粹的精神領域中尋找精神的寄托。於是,一種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與悲觀情調的浪漫主義就在德國形成。

德國早期浪漫主義的理論倡導者與奠基人是奧·施萊格爾(1767—1845)和弗·施萊格爾(1772—1829)兄弟。他們於1798年創辦了《雅典娜神殿》雜誌,宣揚浪漫主義的理論主張,並首先提出了“浪漫主義”的名稱。18世紀末德國早期浪漫主義的核心力量“耶拿派”,其理論奠基者就是施萊格爾兄弟。兩兄弟與諾瓦裏斯(1772—1801)、路德維希·蒂克(1773—1853)等人集居耶拿,以《雅典娜神殿》(1798—1800)雜誌為喉舌,反對古典主義,探討文藝發展新的可能,故稱耶拿派。他們鼓吹文學與宗教的結合,否定規律和法則,強調創作的絕對自由;他們宣稱隻有浪漫主義的詩才是“無限的和自由的”,把詩人的主觀作用強調到了可以超越客觀現實的地步。受這種理論的影響,德國早期浪漫主義充滿了神秘虛幻和恐怖怪誕的色彩,耶拿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當推諾瓦裏斯的《夜的頌歌》(1800)。該作抒寫詩人對已亡情人的思念,歌頌永恒的黑夜與死亡,表層的悲觀情緒中蘊含著熾熱的生命熱忱。

德國後期浪漫主義文學重視民間文學,民主性增強。“海德堡派”詩人克萊門斯·布倫塔諾(1778—1842)和阿希姆·封·阿爾尼姆(1781—1831)收集編撰的民歌集《兒童的號角》(1806—1808),在德國民間文學的整理方麵做出了貢獻,他們企圖借此找回德國的民族自信心。雅可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是著名的童話作家,他倆合編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1812—1815)突出勞動者的優良品質和智慧,語言生動,富於幻想。霍夫曼(1776—1822)是德國浪漫主義文學中最具國際影響的作家,其短篇小說集《謝拉皮翁兄弟》(1819—1821,共4卷)具有神秘怪誕的色彩,人物的命運往往受神秘力量的控製。霍夫曼的小說對愛倫·坡、波德萊爾等後世作家均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