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文學史(上冊)

三、古典主義文學發展概況

字體:16+-

法國古典主義文學的發展大致經曆了三個階段。

17世紀初至60年代為第一階段,這是古典主義文學的形成時期。詩人馬萊伯(1555—1628)是古典主義文學的先驅,布瓦洛奉他為“詩宗”。馬萊伯的作品不多,成績平平,他的主要貢獻是在詩歌語言和韻律方麵為古典主義文學奠定了基礎。他反對“七星詩社”關於通過吸收方言、外來語等來豐富法語詞匯的主張,要求濃縮和淨化法語;他還對文法、音韻、文體、結構等方麵做了一些嚴格規定。馬萊伯之後,在沙龍中極受歡迎的巴爾什克(1595—1654)的書信,以其簡練、文雅、流暢的文筆,影響了古典主義的散文語言;沃日拉(1585—1650)的《法語芻議》(1647),因對語言的規範提出具體意見而成為文學語言的法典。體裁規範方麵,如“三一律”,16世紀下半期就有人在研究,但在17世紀30年代以前,多數人並不重視它。直到1637年,高乃依的《熙德》引起爭論,法蘭西學士院的實際組織者夏普蘭(1595—1654)寫了《法蘭西學士院關於悲喜劇〈勒·熙德〉的感想》,把“三一律”提到了文學法規的高度,對古典主義的理論建設起了奠基作用。

彼埃爾·高乃依(1606—1684)是第一個為古典主義戲劇贏得聲譽的作家,被稱為古典主義悲劇的創始人。1629年,他以喜劇《梅麗特》步入文壇,早期作品受巴洛克藝術風格影響比較明顯。1633年,他領取年金加盟黎塞留的五人寫作班子,後因意見不合退出。繼《熙德》(1636)之後,1640年寫出《賀拉斯》《西拿》,1643年寫出《波利耶克特》,高乃依的創作漸入佳境。1670年,欲與拉辛一爭高下的悲劇《提因斯與貝蕾妮斯》演出未獲成功,高乃依退出了戲劇界。

在一生創作的30多部戲劇中,最能代表高乃依創作風格和藝術成就的當推《熙德》。作品以西班牙中古英雄熙德的事跡為題材。主人公羅狄克出於家族榮譽,為父報一記耳光之恨在決鬥中殺了情人施曼娜之父,施曼娜要國王主持正義為其報殺父之仇;此時摩爾人入侵,羅狄克奉命禦敵,一夜之間大獲全勝而被尊為“熙德”(阿拉伯語“將軍”“首領”之意);最後經國王調停,施曼娜與羅狄克握手言歡。這部悲劇宣示了理性對感情的勝利,男女主人公在家庭榮譽與愛情不能兩全的情況下,都選擇了前者;施曼娜最後與羅狄克和解,也是理性行為,因為成了民族英雄的羅狄克代表著國家利益,國家利益當然高於家族榮譽。國王是矛盾的解決者,高乃依將其塑造成一個通達人情、善於說理的理想君主形象。高乃依的悲劇往往在理性與感情、責任與愛情的衝突中展開,主人公大都具有英雄性格;其戲劇台詞音律鏗鏘,雄辯滔滔,氣勢豪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