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世紀,歐洲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極不平衡。資本主義的發展,自由憲政的確立,使革命後的英國迅速發展成為當時歐洲最先進的國家。
同一時期的法國,雖然資產階級也差不多成長到了與封建貴族勢均力敵的程度,但它卻是一個高度統一的中央集權製國家。16世紀末,亨利四世開始了中央集權的嚐試,中經路易十三,到路易十四當政時,王權達到鼎盛;“太陽王”集政治、經濟、軍事大權於一身,開啟了法蘭西封建社會史上的黃金時代。在17世紀的曆史條件下,專製王權是建立統一民族國家的保證,而國家的統一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法國審時度勢,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和對外拓殖,促進了國家的強盛以及政治的穩定;繁華的巴黎更是成為這個世紀歐洲文化藝術的中心。但其他國家的情況卻大相徑庭。
由於商道轉移和戰亂等原因,意大利、西班牙諸國經濟發展緩慢,喪失了文藝複興時期曾擁有的先進地位。
在文化上,笛卡兒(1596—1650)、斯賓諾莎(1632—1677)、萊布尼茲(1646—1716)、牛頓(1643—1727)等文化巨人的出現,表征著現代西方哲學與科學的輝煌在17世紀已初見端倪。他們關於宇宙、社會、人之新理論的共同點在於推崇理性;而其科學成果也激發了普通人對理性的熱情,強化了人們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理性意識。笛卡兒唯理主義哲學的出現,標誌著理性作為17世紀的時代精神得以確立。在理性與情感的關係上,古典主義強調二者的對立,並要求以“理”馭“情”。笛卡兒在《論**》(1649)中曾明確宣揚理性對情感的約束和指導作用。機智與練達備受推崇,感性與**則飽受詰難。一切都要在理性至尊的天平上稱量一番,這一方麵解構了盲目、盲從的信仰,動搖了中世紀神學的思維方法和教會的權威,但同時也陷入了機械決定論的泥淖,構成了對人性、人文的扭曲。顯然,此種唯理主義的時代精神,絕非適宜藝術大繁榮大發展的文化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