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萊特》(1601)是莎士比亞的悲劇代表作,也是莎士比亞一生創作最高成就的體現。劇中丹麥王子為父複仇的故事取材於1200年的丹麥史。在莎士比亞之前,這個故事多次被人改編為當時流行的複仇劇,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則點鐵成金,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推陳出新,成為歐洲戲劇史上的一大奇觀。
《哈姆萊特》以中世紀的丹麥宮廷為背景,通過哈姆萊特為父複仇的故事,描繪了文藝複興晚期英國乃至歐洲社會的真實麵貌,表現了作者對文藝複興運動的深刻反思以及對人的命運與前途的深切關懷。
文藝複興運動使歐洲進入了“人”的覺醒的時代,人們對上帝的信仰開始動搖。在“個性解放”的旗幟下“為所欲為”,是當時的一種時代風尚。這一方麵帶來的是思想的大解放,進而推動了社會文明的大發展;然而另一方麵,尤其是到了文藝複興的晚期,隨之產生的是私欲的泛濫和社會的混亂。麵對這樣一個熱情而又混亂的時代,時值中年的莎士比亞,已不像早期那樣沉湎於人文主義理想給人帶來的樂觀與浪漫,而更多地表現出對理想與進步背後隱患的深入思考,《哈姆萊特》正是他對當時充滿隱患和混亂的社會的一種審美觀照。
該劇一開始就描寫了丹麥動亂不安的社會局麵。人們普遍感到“世界的末日到了”。克勞狄斯為權勢所**,私欲的洪水衝垮了理智的堤壩,以殺兄之暴行,奪取王位,霸占嫂嫂,又以奸詐的手段企圖置王子哈姆萊特於死地。克勞狄斯是一個為欲火吞噬了仁慈之心的奸雄,一個貪婪的利己主義者,一個喪失了理性的冒險家。在克勞狄斯的周圍,王後喬特魯德在丈夫死後“兩個月,便不顧當時禁止叔嫂通婚的道德約束,委身於克勞狄斯”,“這樣迫不及待地鑽進了**的衾被”。哈姆萊特昔日的朋友,有的也成了克勞狄斯的密探。大臣波洛涅斯趨炎附勢,為了保護個人的既得利益,世故圓滑,毫無是非曲直之心。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欲火炎炎地窺視著丹麥的局勢,隨時準備奪取丹麥的王位,侵吞鄰國的領土。一個為個人私欲所驅使的世界,自然會將上帝的仁愛踩在腳下。難怪哈姆萊特說,“那是一個荒蕪不治的花園,長滿了惡毒的莠草”,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獄”。“荒蕪”“莠草”“牢獄”等,這些都告訴人們,失落了上帝,而魔鬼卻活著,世界變成了“冷酷的人間”,變成了理性精神喪失的荒原。這樣一個麵臨信仰危機的“顛倒混亂”的時代,正是文藝複興後期英國乃至歐洲社會的真實寫照。莎士比亞在劇中通過對“顛倒混亂”的人的生存環境的描繪,不僅揭露和批判了當時英國乃至歐洲的社會現實,而且指出了一味強調個性解放所帶來的欲望放縱對社會和人的危害性;在對“顛倒混亂”的社會表現出深深憂慮的背後,流露著作者對理性、秩序以及新的道德理想與社會理想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