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5年,長篇巨作《堂吉訶德》問世,立即引起轟動,一年內再版六次,一月之內出現了三個盜印版。1614年一個化名作者出了一部偽《堂吉訶德》,對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進行惡毒攻擊,以詆毀作品的社會影響。塞萬提斯憤慨萬分,帶病趕寫續集,於1615年出版《堂吉訶德》第二部。
《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的代表作,全名為《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訶德·台·拉·曼卻》。在前言中,作者稱:他寫這部作品是為了“攻擊騎士小說”,“把騎士小說的那一套掃除幹淨。”在官方的倡導下,當時的西班牙騎士小說十分風行,且在很長時期內占據了文壇的統治地位。這種騎士小說以虛構的情節、幻想的冒險故事取悅讀者,歌頌騎士精神,美化騎士製度,是一種封建性文學。針對這一時弊,塞萬提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仿效騎士小說的形式創作出了《堂吉訶德》。
全書的故事由堂吉訶德的三次冒險遊俠經曆構成。主人公堂吉訶德是西班牙拉·曼卻這個地方的一個窮紳士,時年50來歲。他喜讀騎士小說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以致滿腦子都是魔術、比武、戀愛、痛苦等荒誕不經的故事。他想入非非要去做書中那樣的遊俠騎士——周遊天下,建立千古不朽的功勳。於是,他穿著一身祖先留下的破爛生鏽的盔甲,手持長矛,騎著一匹叫作“洛提南特”的瘦馬,悄悄地離開村子外出冒險。按照騎士故事的套路,除了有名馬外,作為一個騎士,還得有一個意中人,他便把鄰村的一位農家姑娘命名為“杜爾西內婭”——意思是“甜蜜溫柔”。堂吉訶德認為他的意中人杜爾西內婭是絕代的佳人、嬌美的公主,立誌終身為她服務,為了她“冒大險,成大業,立奇功”。完全失去現實判斷而沉入漫無邊際幻想中的堂吉訶德,漫遊路上闖了許多禍,吃了很多虧,鬧了許多笑話,“挨夠了打,走盡背運,遍嚐道途艱辛”。直到臨死的時候,他才清醒過來。他悔恨地對他的侄女說:“我從前成天成夜讀那騎士小說,讀得神魂顛倒,現在知道那些書都是胡說八道,隻是如今悔之已晚!”他因此立下遺囑——要他的侄女嫁給一個從未讀過騎士小說的男人,否則,就取消她的繼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