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世紀文學經曆了漫長的發展階段。在中世紀初期的文化沙漠中,隻有教會文學和部分經過僧侶選擇、加工過的早期英雄史詩點綴著文壇。
按其內容的性質,中世紀歐洲文學可分為教會文學和世俗文學兩大類。
教會文學又稱僧侶文學(是典型的),是在中世紀歐洲占據主導地位的“官方文學”,其主要作者乃當時的教士和修士,其創作意旨大都以《聖經》作為出發點和邏輯歸宿,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或希臘文。教會文學的體裁繁多,有基督故事、聖徒傳、禱告文、讚美詩、宗教敘事詩、宗教戲劇等。教會文學大多取材於《聖經》,主要描寫上帝萬能、聖母奇跡、聖徒布道和信徒苦修等,以宣傳宗教教義、鼓吹禁欲主義和來世思想為主。它把人的世俗生活說成是人類罪惡的根源,把那些殉道者、苦行僧樹為典範。教會文學在藝術上多采用夢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隱喻的表現手法,並把這些形式和手法發展到了相當成熟的水準,從而構成了對歐洲文學的一種新拓展。
世俗文學是指教會文學之外的其他文學,主要有英雄史詩、騎士文學、城市文學等。
中世紀初期的英雄史詩稱為前期英雄史詩,主要有日耳曼人的《希爾德布蘭特之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貝奧武甫》、冰島人的《埃達》和《薩迦》、芬蘭人的《卡列瓦拉》等。如同荷馬史詩一樣,這些作品是氏族社會末期各民族口頭創作和集體智慧的結晶,主人公是氏族部落的英雄,主要描寫他們為氏族部落所建立的豐功偉績和所進行的鬥爭,表現出濃鬱的集體意識和英雄主義精神。後期英雄史詩與前期英雄史詩有所不同,一般是歌頌封建時代理想英雄人物的長篇作品,主要有法國的《羅蘭之歌》(1080?)、西班牙的《熙德之歌》(1140?)、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1200?)和俄羅斯的《伊戈爾遠征記》(1185—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