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電影史:插圖版

第一節 電影的新浪潮運動

字體:16+-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電影業在美國好萊塢電影大量傾銷的壓力下長期陷於危機,這使製片企業開始對法國青年低成本製作的電影感興趣,資助青年人拍片。1959年24名青年人拍成了他們的第一部電影, 1960年又有43名青年人成為電影導演,使新浪潮電影達到頂峰。

法國新浪潮電影由三大流派組成,一是作為新浪潮核心的“電影手冊”派;二是“左岸派電影”;三是“真實電影”。他們代表了世界電影新浪潮的到來。

一、“電影手冊”派

新浪潮運動的理論來自安德烈·巴讚創辦的《電影手冊》雜誌。《電影手冊》雜誌創辦於1951年。1955年起,一批讚成巴讚理論觀點的青年,開始以《電影手冊》為理論陣地,運用“作者論”方法,樹立起新的評價標準。“電影手冊”派成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主將,主要人物有特呂弗、戈達爾、裏維特、夏布羅爾等。

1.安德烈·巴讚

安德烈·巴讚(André Bazin, 1918—1958),法國電影理論家,影評人。巴讚於1943年開始從事影評工作,後相繼擔任《法國銀幕》《精神》和《觀察家》等雜誌的編輯, 20世紀50年代初創辦著名電影雜誌《電影手冊》,擔任主編。他是法國新一代電影導演的精神領袖,為新浪潮電影奠定了理論基礎,被稱為“新浪潮精神之父”。在巴讚與《電影手冊》的推動下,法國電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興起了新浪潮運動。

巴讚的電影理論集中體現在他的四卷本的電影評論集《電影是什麽?》裏,他主張真實美學,反對唯美主義。巴讚推崇德·西卡的新現實主義的真實特點,認為影片的真正價值“在於不違事物本質,首先讓事物以自為和自由的方式存在,以獨特的個性熱愛事物。德·西卡說,真實是我的姐妹,真實簇擁著德·西卡,……我們聽到的是真正的現實語言,是唯有愛心才能夠表達出來的不容置疑的話語。”[1]他又在《電影語言的演進》中指出:“影像———它的造型結構和在時間中的組合———擁有更豐富的手段反映現實,以內在方式修飾現實,因為它是以更大的真實性為依據的。”[2]巴讚以真實為電影的本質,創立了電影寫實主義的完整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