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已經成為一個曆史名詞,它的全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CCCP,英語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SSR)。1917年10月列寧領導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1922年吸納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91年12月25日,蘇聯正式解體,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蘇聯解體後分為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等15個國家。
蘇聯期間,蘇聯電影對世界電影有過重要貢獻和影響, 20世紀20年代愛森斯坦等人創立的蒙太奇學說是電影理論發展史上的第一座裏程碑, 30年代形成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特色,成為世界電影中的主要電影流派之一,影響了法國詩意現實主義和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也影響了蘇聯民族電影的發展。
一、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的發展階段
1.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蘇聯政權從創建之日起,就重視電影的意識形態宣傳作用, 20世紀20年代的蒙太奇學派也被納入宣傳革命運動的曆史中。1931年,以蘇聯作家高爾基的名義,蘇聯第一次提出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1934年,蘇聯作家第一次代表大會正式規定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蘇聯文藝創作的原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要求表現蘇聯革命的發展、社會主義建設,以共產主義精神教育廣大勞動人民,塑造正麵人物,描寫革命英雄、黨的領袖、工人、集體農莊莊員、黨的幹部、經濟工作者、工程師、共青團員、少先隊員等。
20世紀30—80年代,蘇聯電影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電影創作的指導思想, 1990年6月,全蘇電影工作者大會投票通過取消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電影創作的指導思想。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理論不再被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