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田野民俗誌(第2版)

第六節 答謝原則

字體:16+-

答謝原則,指田野工作者對田野調查點的他者文化成員的禮貌回報。它是一種保持田野關係、延續調查期的策略。

一、田野作業倫理原則

建立答謝原則的基礎是田野作業的倫理原則。它要求田野工作者恪守平等、友愛、真誠、尊重的人文精神,並且自始至終,信守不渝。

第一,不當審訊者。已有田野工作者指出,法國學者拉迪裏(Emmanuel LeLadurie)的名著《蒙泰尤》,使用民間文獻研究下層民眾的精神世界,曾轟動一時,成為較早地解釋下層文化史的典範。但在現代田野工作者看來,作者利用的是14世紀早期在法國靠近西班牙邊境的一個小村莊裏的一位主教審訊25個牧羊人和農夫的法庭記錄。那麽,農夫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回答這些問題的?這些資料的獲得者是在與提供者又處在什麽樣的關係中得到這些東西的?需要討論。現代田野工作者是不允許對他者文化成員采取這種審訊態度的,因為它影響資料的質量,破壞自我文化與他者文化的平等關係。

第二,不當支配者。有的田野工作者抱怨說,在田野調查點的處境,從始至終,一直在遭難。他們隻得到了政府部門的支持,老百姓對他們都很疏遠。其他田野工作者對此批評說,可能正是因為總是依靠政府,造成了他們在老百姓心目中與官員一樣的支配者形象。再者,也應考慮他們所得到的資料,同樣是帶有政府支配意識的文獻。總之,是他們給自己設定的支配者地位,對他們的田野調查目標和田野關係起了阻礙作用。

第三,不當監視者。在監獄的崗樓上,士兵端著槍,來回走動,四麵巡視,監視那些犯人。田野工作者在田野作業中他者文化成員的關係,不應該是這種看守與犯人的關係。雙方應該和平相處,自願合作。特別是田野工作者,要始終承認和感謝對方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