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田野民俗誌(第2版)

第三節 田野報告小說的記述策略

字體:16+-

人文科學是需要描述的,因為它的科學基礎正在於描述。沒有描述,就不能記錄大量的、生動的、本土的、風俗的、語言的、價值觀的、情感的、個性的、日常生活的等千姿百態的人文現象,就不能在此基礎上,實事求是地對人文現象做分析和研究,就無所謂人文科學。描述的勝境之一是田野報告小說。

一、田野報告小說的定義

田野報告小說,指田野工作者采用文學描寫的輕鬆筆調,采用小說的文藝體裁,在田野調查點的社會生活和人物活動的範疇內,組織和撰寫田野資料。與一般文藝作品不同的是,這類小說還包括田野注釋、廣泛的書目摘要和神話傳說故事的重要部分的摘要。它的手法是文學的,但它的性質是學術化的描述。它通過這種描述,把人文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成果推向社會,把學者所發現的人類文化故事告訴整個世界。

這種工作具有明顯的社會效果,能使個案的、枯燥的學術記錄資料變成通俗易懂的、可讀性強的、能引起人們興趣的讀物。這種寫法,從19世紀的英國人類學家安德留·朗就開始了,他的文筆簡易流暢,贏得了廣大的讀者。

二、田野報告小說與文學傳統

在我國,人類學、社會學、民俗學和民族學等許多現代學科的起步,都與文學傳統多多少少有些關係,這是中國文化的底子養育出來的特點。它的長處很多,主要是保持了民族化、審美化和情感化的中國風格,在敘述上,深入淺出,容易普及學科學理;在中西學術的對話與互動上,有利於帶動傳統話語的現代轉型,引起轟動效應;在創建現代學術上,可以借助他者的文化視角、觀點和分析方法,重新描述本民族混雜一處的文史哲資料,形成新的闡釋體係。

近些年,國內有些方麵的人文科學研究,喜歡宏觀的、理念的、大框架的構想,而不去做實際的、田野的、係統的人文現象描述,熱鬧了一陣子,最後還是說不清本民族的人文科學到底是什麽。自以為追隨了西方的“後現代”,見了西方人才知道,西方人研究中國的人文文化反而更重描述,而且是具體描述、反複描述,再從中求結論、做闡釋,得出了許多新概念。我們自己不描述,對人家的新概念的短長,就說不出所以然。相反,一些人沒有學術描述而一味地追求文學效果,後果更糟糕,那將以自我文化解釋他者文化,失去田野工作者對他者文本的使用權威。人文學者不描述的結果,是自我的失落。在許多時候,正是由於人文描述上的落後,才不能把學者掌握田野資料的優勢,轉化成人文科學的成果。在這一點上,要向前輩學習。他們在處理這些問題上,有無數的甘苦之言,創造了許多成功的經驗。解決得好,他們的文學特長還成了他們登上學術高峰的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