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田野民俗誌(第2版)

一、民俗誌與民族誌

字體:16+-

“民俗誌”一詞,首見於鍾敬文《建立中國民俗學派》一書,也稱“記錄的民俗學”[1]。這一概念,吸收了國外民族誌的理論,但主要是根據中國實際提出來的。它的對象很明確,指搜集、記錄民俗資料的科學活動和對民俗資料的具體描述。鍾敬文在其他一些著述中也談到這個問題,在確立原則上,也都是通過這種建立民俗學搜集活動與傳統國學聯係的方式,賦予其民族理論形態的。更早些時候,他在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撰寫的“民俗學”辭條中,已表達了這個思想。他認為,現代意義的民俗學產生於20世紀初,但民俗誌活動的萌芽早在我國先秦時期已經出現,又延續到現代社會,兩者是可以銜接的。他說“中國曆代學者積累了不少民俗資料,提出了某些見解。大約成書於先秦至西漢的《山海經》,記載了豐富的神話、宗教、民族、民間醫藥等古代民俗珍貴資料。東漢時期產生了專門討論風俗的著作,如應劭的《風俗通義》。魏晉南北朝時期產生了專門記述地方風俗的著作,如晉代周處的《風土記》,梁代宗懍的《荊楚歲時記》等。隋唐以來,全部或部分記錄風俗習慣及民間文藝的書籍更多。但是,具有現代意義的民俗學著作,卻產生在新文化運動之後”[2]。在他看來,民俗誌應是現代民俗學的組成部分,在中國曆史上,它是一個客觀存在,並非西方輸入的東西,但從前不重視它,不能給予科學的認識。民俗學能夠發現它,揭示它的文獻係統,將之變為學問,所以兩者是不能分開發展的。民俗學框架下的民俗誌,不隻是資料,還有搜集資料的原則和方法,從資料中提取的民眾知識等,鍾敬文對此都有論證。[3]

但是,扣緊了國學根脈,又使“民俗誌”的指向偏重於書麵民俗文獻,並有對書麵文獻進行挖掘、清理和研究的長遠目標。[4]這不是說它忽略現實生活中的口頭資料,而是說它比較關注對這類口頭資料的記錄文字,並要求在掌握記錄文字之後,對來自文獻和田野的口頭記錄資料兩者,開展對比考察和互證研究。鍾敬文曾發表了數篇論文,創造了這種分析的個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