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探訪林昭亮曼哈頓的家時,他一手打開大門,一手拿著手機,說個不停。雖然他笑麵盈盈,但可以看得出,他的腦子裏實在牽掛著一些事務。他剛回到紐約幾天,便要買一套新的DAT播放機,因為家中那一台壞了,他趕著要聆聽近期錄音棚造好的磁帶。
他引我到擺滿CD唱片和音響器材的客廳,窗口一覽無遺的是壯觀的哈德遜(Hudson)河。他掛上電話,奉上茶水,又回到廚房繼續電話交談之間,兩個新來電陸續打斷了他原來的話題:一個是當晚在他母親家準備的晚餐及室內樂聚會;另一個是由他策劃,將在台灣舉行的室內樂音樂節。再返回原來的電話:他得知已找到適合使用的DAT播放機了。
過了一刻,林昭亮回到我身旁,拿著一壺綠茶和兩個杯子。“對不起”,他解釋時臉上掛著具有感染力的、一邊露出酒窩的微笑。他再不分心了:“我剛才隻是模仿伊薩克·斯特恩(Isaac Stern)。”
35歲的“詹米林”,在美國剛度過了20年光景,他的事業也發展到一個重要的連接點。與其他年輕藝術家們所經曆的起起落落不同,林昭亮走上的藝術之路是平平坦坦、一向直線上升的。他對音樂和別人的熱情,從一開始就吸引了觀眾和與他合作的藝術家們;他錄製的唱片好評如潮,其中包括協奏曲、獨奏與室內樂;他與當代知名的指揮家與大樂團,都有很緊密的工作聯係。
20世紀80年代,當林昭亮剛剛被公認為明日之星的時候,他的主要目標——其實,是他的唯一目標——在技巧上更上一層樓,在更重要的音樂廳裏演奏,與更著名的樂團合作。但到了現在,人成熟了,選擇也不一樣了。“我年輕時,以為自己可以這樣一直走下去”,他說,“但是,腎上腺素和意誌力不是持久不變的。我21歲時,一年內演奏過百場音樂會。我當時以為自己已經登上了樂壇的巔峰——這樣說吧,當年我的確成功——但是,我開始了解到,事業是長遠的,要認真地考慮。你瞧斯特恩吧。我入行15年,隻能算是他藝術生涯中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