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子圍[1]
我第一次讀真妮這部書稿的時候,是在參加一個學術研討會的間隙。聽著具有個人表達風格而無實質新意的學術觀點時覺得實在無聊,回到賓館房間,打開這部書稿翻看起來,常常被裏麵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逗得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能把一個故事講得有意義——起碼自己覺得有意義,是相對容易的事情,而把一個故事講得有意思,風趣、幽默而又不乏質感就比較難了,尤其是能在輕鬆、詼諧的狀態裏表達深刻的思想,這就是講述的最高境界了。真妮達到了這一境界,至少是我目前看到的一位。
我覺得真妮是用講述或者直接用“告訴”來和讀者溝通的,這同時也成為她個性化的表達符號,並且區別了講故事或者敘述這樣的方式。那麽,真妮告訴我們什麽呢?真妮在北美生活了十五年,她的生活經曆被切割成了幾塊兒:童年的故鄉,受高等教育以及工作的十幾年,海外僑居的生活。如果簡單地劃分成三塊兒的話,很顯然,三塊兒的寫作資源是在北美生活之後加以關照和整合的。前幾年,我聽說北美華人作家中,真妮挺火的,坦率地說,那時候我對“北美”這個概念還是模糊的,比如我把“北美”理解成美國的北部,後來專門查了資料,才知道“北美”是“北美洲”的範圍,東至聖查爾斯角(西經55°40′,北緯52°13′),南至馬裏亞托角(西經81°05′,北緯7°12′)。很顯然,“北美”屬於外來語,盡管這個外來語是中文的方式,按照我們學術界習慣的劃分方式,我們一般不會用那個概念,就像直至今天,“東北亞”文學也沒有形成一個係統的梳理一樣。
很顯然,“北美文學”是華語文學的新現象,這個現象背後的意義也許需要時間的淘洗,但“發生”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了。真妮作為北美華人作家的一員,她對於北美的理解是深刻和客觀的,又是敏銳而細微的,我曾這樣揣測,也許正由於她“第三方”的視角——離開了原有的生活資源,而又不能對新大陸文化植入骨髓般地融和,所以才產生了超脫的和自由的表達。當然,這種表達的超脫和自由也是有界限的,比如,她更多的注意力還是在漢語語境範疇內的人、事、物上,即使介紹北美,目的指向也是漢語為載體的閱讀群體,文化基因決定了她的心還停留在實體的故鄉以及虛擬的故鄉裏。也即“一個人在有了某種歸屬感的同時又有另一種歸屬感作為陪襯”([加]諾斯洛普·弗萊:《現代百年》)。在真妮的筆下,既有大量的對中國現實的關注,也有她自己以及周遭中國人在北美遭受到的文化衝擊,比如把對方的名字叫成“殺人犯”而不自知,正規社交場合穿錯衣的尷尬,小留學生被人懷疑成同性戀等等,通過一個個具體的事例,真妮將美國文化的細微處展現在讀者的麵前。這種跨越文化版塊的寫作方式使得某種新的表達文體所呈現的價值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