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甩掉借口

不再自私

字體:16+-

避免“居功”陷阱的意思是,我們必須改變天生對無私的厭惡感。正如這章開頭所說,我們很難挖掘出自己的這一麵。對於這一條法則,有時也會有些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去年,我在休斯頓機場路小跑,因為我要趕上去菲尼克斯的聯程航班。不知從哪兒冒出來一輛貨運馬車停在我麵前,司機說:“上來。”他問我要去哪兒,還說可以把我送到登機口附近。三十秒後我們就到了!我匆忙拿起行李,跳下車就衝向登記門。我聽到遠處傳來一句:“你至少可以跟我說聲謝謝啊!”真的嗎?我認為我已經表達了我的感激之情,但我猜是因為我沒有大聲說出來或強調得還不夠。

如果你花時間培養無私精神,你會發現這一偉大的潛力不僅能在工作上助你成功,還能給你的私人生活帶來快樂。你的配偶或朋友沒有因你做的事說聲謝謝,你會跟他們生氣嗎?這種事發生的頻率是多少?你是為了別人的感謝才去做,還是因為你就是想去做?

我的好朋友,費城電視錄像製作人、攝影師肯·弗裏森,這樣描述無私的回報:“我的生活就是圍繞著給予與服務大眾——在某些方麵看到他們很幸福,就是我的快樂,”他跟我說,“我不需要別人說謝謝……付出不求回報在職業、個人還有精神上都是我生活的關鍵部分。”

隻是一次善意之舉——可能會帶來什麽不同嗎?哈!這裏麵隱藏著奧秘與魔力!我們付出是為了證明自己“做得很好”來提升自己,還是為了證明我們的天賦能“適當”利用?毫無條件的善舉的美麗之處就在於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答案。

——謝勒·湯普森,《靈感線》的編輯

我的另一位同事、朋友吉姆·布朗是費城卓越傳媒公司的銷售經理。他認為所有事情都想居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恐懼感”和“不安全感”。正如吉姆對我所說:“可能是因為幼兒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重視和理解’,我們的成長過程受到限製,導致我們變得自私自利,缺乏個性。我們的生活需要有更偉大的目標。我的家庭格言是‘做正確的事’。我們都需要致力於讓自己盡可能成為最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