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室內樂欣賞十八講

尾聲與回響

字體:16+-

我要感謝與這本書日夜相伴的忠實的讀者——樂迷!

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驚歎於音樂的美妙,感畏於它迷宮一般的結構,並為那些看起來高深莫測的音樂術語所困擾——有時候,我常常懷疑自己是否有資格走近那座音樂的聖殿,去偷聽哪怕是一小段優美的曲子。我為自己的無知而感到憂鬱,我擔心自己永遠被隔絕在音樂的奧妙之外。

每每在愉悅和感動之後,發現自己對於剛才聽的那段音樂一無所知——這種惶恐和無助的感覺恐怕是每一個熱愛音樂的朋友的心痛。在此時此刻,多麽需要一位向導。我今天還能想起來在無數夏天和冬天的深夜,我塞著耳塞,激動得渾身顫抖的時候,偷偷爬起來打開台燈,反複翻著我手頭僅有的兩本音樂欣賞手冊時的滿足感和安全感。而在我獲得正式的、專業的音樂教育之後,我才更體會到那幾本淺顯易懂的書背後所蘊涵的對於音樂的真知灼見。

我希望這本介紹室內樂的小冊子同樣能夠成為初涉音樂的朋友手中的導航圖和欣賞手冊。當你迷失在數不清的體裁與形式中時;當你麵對那些沒有標題,所有文學性內容都被作曲家刻意抹去的作品時(在室內樂中這種情況極為常見);當你被一首曲子數度感動,卻不太肯定其中表達的內容的時候……希望這本書能為你解開心中的疑惑,為你的欣賞提供背景知識和建設性的指引,並以文字印證你心中湧動的音樂感覺。

盡管完全以文學性的語匯來描述一部作品的想法的確非常誘人,且有許多這方麵成功的先例存在。但大部分時刻我仍然克製住了這一**。本書所涉獵的大部分作品,我希望讀者在借助本書加以了解的時候,是建立在更多更確切的史料和結構分析(當然,我已經盡量以更為通俗的語匯去描述了)的基礎之上的,正如斯特拉文斯基所言:對藝術限製的越多,研究的越多,它就越自由。我希望讀者將要就此展開的每一點音樂想象都是建立在相對較為可靠的作曲家的原始意圖和立意的基礎之上的。而且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得到更多關於作品的確定無疑的結構信息和背景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希望這本書能滿足讀者將其作為音樂參考手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