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旭東
2月22日,一個陰霾料峭的日子,香山腳下鬆柏掩映的萬安公墓又多了一位長者、一位智者。何先生走完了一個世紀的人生路,見證了中國一個世紀的風雲變幻,在這裏獲得了永生。親人與弟子,一抔黃土,一把黃菊,默默的祝福。先生終於可以和相伴相依近70年的師母、愛子何芳川在天國重聚。不遠處陪伴他們的還有何思源——先生一生敬重的仙槎大哥。
16日早上,妻子看到郵件,打來電話,告訴我先生去世的噩耗,我驚呆了!事先毫無征兆。春節時本要去看望先生,但一想給先生拜年的人一定很多,過幾天清靜些再去。結果鑄成終生遺憾!和國安兄聯絡,得知先生元旦前就住院,本無大礙,春節後情況突然惡化。時至今日,每念及此,不禁泫然。
自開始跟隨何先生讀書,一晃已近20年,走上工作崗位也差不多15年,家從師大搬走也有10年了。自己的生活軌跡離老師、離師大的小紅樓越來越遠,看望老師的機會也不多,但精神上卻沒有離開過老師。
何先生出生在武昌首義的前夜,青年時代經曆了民國初年的動**、北伐成功後的黃金年代以及抗戰軍興後的流徙與艱難,不惑之年留學歸國,見證了新中國六十年的風風雨雨。
自己雖然是1993年才正式成為何先生的弟子,實際從讀碩士開始就不斷受到先生的教誨。當時在何先生的倡導下,師大曆史係魏晉南北朝研究室有定期開會報告論文的規矩,大約一二個月聚一次。多數是老師們發表論文,大家討論。記得何先生報告《崔浩之死》一文時我就在座。此外,黎虎老師的《北魏前期的狩獵經濟》、寧欣老師關於唐代銓選的研究均是最先在會上聆聽到的。
報告會吸引的不僅是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室的師生。晁福林老師《論周平王東遷》一文與趙世瑜老師的《明清時期的華北廟會》也都是首先在報告會上發表的。通過趙老師的報告,我第一次聽到克裏斯塔勒及其中心地理論、施堅雅和六邊形的集市空間分布。這兩篇論文後來都刊發在《曆史研究》上。我自己的史學處女作,是對東晉南朝的封山占水的再探討,最初也曾在這裏接受師友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