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士不可以不弘毅——追憶何茲全先生

讀《三論一談》

字體:16+-

商傳

九年前,何先生和師母送給了我一本他們自選的《三論一談》,這是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名家心語”叢書中的一本。先生和師母在前言中解釋了書名的來源,三論是:論世、論人、論學,是先生寫的。一談是:人生雜談,是師母寫的。

先生和師母在前言中說:“我們是一根繩上拴的兩個螞蚱,有著共同的命運。都是幸運的,也都是悲劇的。”先生和師母為什麽要這麽說呢?那一年先生正好九十歲,先生在《九十自我學術評述》中對此有所解釋:“我生的時代,是世界、中國千載不遇的大變動的時代,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的時代。時間都浪費掉了!我是‘幸運’的,也是‘悲劇’的。”原來如此。先生以生於一個曆史大變動的時代而感到幸運,同時又為這場大變動使之失去了許多寶貴時間而有悲劇之感。我想,這正是一個願把畢生獻給曆史學的學者的心聲吧。

我記得1966年“**”開始之際,在一次由北京史學會組織的批判吳晗先生的會議,出席的都是史學界的教授學者,我當時還隻是個學生,由老師帶著去參加了這個會議。會上很多人對吳晗先生的《海瑞罷官》給予了嚴厲的批判。輪到何先生發言時,他說:吳晗和其他的學部委員們,每個月去四川飯店吃一次飯,輪流請客,一次就把學部委員一個月的津貼吃掉。那麽貴的飯,太奢侈,太不應該了吧。那時我還十分年輕幼稚,聽過先生這一席批判發言後,隻覺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先生為什麽不從政治上去批判吳晗,卻隻從生活小節上去談,說了這樣的一席話。

直到讀到先生《三論一談》中說到他回國時的想法,才明白了先生的心思。先生說他不是不知道蘇聯無產階級專政的厲害,也看到離開祖國在外流浪的俄國知識分子,但是先生想得最多的卻是“一百多年來,中國失去多少複興的機會!中國不能再折騰了,這次機會不能再失。為了國家,知識分子應該犧牲自己的主觀,個人民主自由思想,依附共產黨身上,把自己的能力貢獻給國家”。先生就是在這樣的信念下回國的。先生帶著這樣的信念回國,又怎麽會去從政治上否定一個同樣愛國的學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