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士不可以不弘毅——追憶何茲全先生

高高的樓梯:記何先生的一件小事

字體:16+-

晁福林

那還是20年前的事。那個時候,咱們的曆史學院還被稱為“曆史係”,辦公室和教室都在教四樓。那是一座據說是“大躍進”時代建成的樓,質量還算可以,隻是經過20世紀70年代那場著名的大地震以後有些危險,采取了加固措施,加了鋼索牽引,一直在使用著。這座樓,樓層挺高,四層高的樓看起來跟現在的五層樓差不多的樣子。大概是“大躍進”精神的反映吧,樓內的樓梯高而且陡。“躍進”嘛,自然也就不大在乎高不高、陡不陡的了。既然一天可以等於20年,一級樓梯的陡高相當於兩級也自然不在話下。這樣的樓梯,一級一級地走上去挺費勁的,就算是小夥子恐怕也得累得氣喘籲籲。曆史係是在這座樓的三層和四層,三層多是教室和係辦公室,四層多是教研室。上了年紀的老師除了開會,很少去教研室,除了教研室擁擠不堪以外,爬這高高的樓梯不容易也是一個原因。在80年代,剛剛改革開放不久,住房緊張得要命,不少青壯年老師沒有房子住,不得已,就擠在四層的教研室裏住,暫時緩解一下困難。樓梯的高且陡的困難也就不在考慮之列了。

如果不是運氣特別好的人,一般總會遇到些溝溝坎坎,倒黴的事總會碰上。記得有一段時間我就是這樣一個倒黴蛋,運交華蓋困苦異常,萬不得已躲進教四樓四層的教研室裏暫住。白天忙著上課和雜事,倒還不覺得什麽。隻是到了料峭春寒的夜晚,枯坐在教研室裏,門外是黑幽幽的樓道,冷風從門外吹來,聽著不遠處馬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嗡嗡聲,愁思苦緒,油然而生。若是下雨的時候,便真是風聲雨聲聲聲入耳了。

記得是一個春寒料峭的日子,傍晚時分,我正在枯坐。忽聽得門外有踏踏的腳步聲。不是我的聽力好,而是那時候四樓很少有人上來所以特別安靜的緣故。腳步聲近了,篤篤的敲門聲就在耳邊,我急忙拉開門,原來是何先生,我急忙拉住先生的手,請進屋來,忙說:先生找我,讓人捎個話,我到先生那裏就是了,你何必跑來一趟呢。那時候還沒有手機這樣的玩意兒,辦公室裏也沒有電話(到現在也還沒有),所以我才說“讓人捎個話”。先生哈哈笑著說:我就是要來看看你過得咋樣啊。原來先生知道我的情況,是特意過來看我的。我請先生在一張稍微幹淨些的結實的椅子上坐。那時候辦公室條件差,不少椅子是壞的。先生落座後,我拿起暖瓶想給先生衝茶,隻見瓶裏的水都快涼透了,弄得我十分窘迫。那時候要到主樓旁邊的燒水房去打開水。因為我懶,所以暖瓶裏的水常是涼的。先生急著讓我也坐下,噓寒問暖,叫我說說生活和工作的情況。我望著先生的滿頭銀絲和慈祥的眼神,心裏感動得很,就像孩子在父親身邊一樣地傾訴起來,把悶在心裏的話都說給先生。先生耐心地聽著我的絮叨,不時插話問上一問。等我訴說完了,先生對我說,你的情況我知道,我支持你。隻是你自己要注意身體,不要太累了,要把生活盡量安排好一些。聽著先生的安慰,我表示一定不負先生的希望,教學和研究工作一定會努力去做好的。先生跟我說,困難的日子是財富,它會教人懂得奮鬥。先生跟我講起他過去的苦日子,講他的經曆和奮鬥曆程。讓我在困難的時候不要灰心,要有勇氣。我趁機還向先生請教我學習先秦史時的一些困惑該如何解決,先生就耐心地給我解答啟發。先生對於先秦的文獻和考古資料十分熟悉,他所寫的關於先秦社會曆史的文章我在大學學習時就拜讀過。這次當麵聆聽先生教誨,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我長期的先秦史的教學和研究中,先生的教誨總是給我啟發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