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官、史氏與南宋社會

七、史氏宗譜

字體:16+-

(一)史氏家譜的分支

家譜是維係家族關係的重要現象。歐陽修就非常重視家譜的修撰,他認為:“以忠事君,以孝事親,以廉為吏,以學立身”是做人的本分。[1]史氏家譜的名稱各不相同,有的稱宗譜,有的稱族譜,也有的稱為家乘。大家庭下的又有總譜、分譜和支譜之分。

一般認為,各地正式的譜牒創製於唐太宗時期。當時,他們采取“退新門列舊望,左膏梁右寒畯”的辦法,統計出當時社會上共有一百九十三個姓,一千八百九十一家,由此歸類成為宗族,讓後世可以在此為基礎寫成族譜。

追溯史氏家族編寫家譜的時間,最早可以上溯到兩晉時期,較其他家族要早。可能與從事曆史記載的工作有關,史氏家族的人們養成了以時間順序記錄事情的習慣。352年(東晉永和八年),史氏家族的十三世孫、寧廟朔將軍中郎將史援,字道濟,就立了一個廟碑,簡單地記述了史氏家族最早的世係,追述了以官為氏的簡要曆史,實際上也為史氏家族溧陽宗譜開了首篇。史氏家族在當時社會中也是一個重要的上等的最早的姓。

史氏家族各支在曆史上都曾多次修譜,目前留存於世的就有50多種,分布在全國各地,是非常珍貴的曆史資料。這些家譜基本上能反映出史氏家族三個階段、三大宗譜的概貌。比如:

1.溧陽與吳中係統

現有家譜中屬江蘇地區吳中和溧陽係統的有:《史氏吳中派族譜》、《史氏吳中派文獻譜》、《吳中派史氏家乘表傳》、江蘇淮安的《遷淮史氏宗譜》兩種、(江蘇豐縣)《古豐史氏長房族譜》、(江蘇江都)《邵埭史氏重修宗譜》、(江蘇江都)《史氏宗譜》、《常州史氏族譜》、(江蘇常州)《史氏宗譜》、(江蘇溧陽)《史氏務本堂支譜》、(江蘇溧陽)《史氏宗譜》、(江蘇江陰)《澄江史氏世譜》兩種、(江蘇宜興)《男留史氏宗譜》、(江蘇宜興)《史氏宗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