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官、史氏與南宋社會

四、臨危受命

字體:16+-

有人以1142年10月11日為界,把宋金之間的戰爭劃分為兩個時期,1142年之前為前期,戰爭不斷;1142年之後為後期,轉入和平共處時期。也有人以為在“此後的70年間有過兩次幹擾,一次由金引起,一次則是由宋引起”,[1]韓侂胄發動的開禧北伐就是其中的一次幹擾。史彌遠與韓詫胄的對抗也是南宋時期一次戰與非戰的碰撞。

如前所述,韓侂胄因為扶持宋寧宗有功而獲取了相位。還想通過對金的戰爭,為自己“立蓋世功名以自固”。[2]於是,他經常進行挑釁,隨時準備發動對金朝的戰爭。鑒於韓侂胄“建開邊大議”,並奏請出兵北伐,[3]也能滿足部分臣民收複北方失地的心理需求,宋寧宗就“詔在位者言事”,讓文武百官們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引起朝廷上的廣泛爭論。

時任禮部侍郎的史彌遠對於當時的情況還算保持了一點清醒。他以當時條件不成熟為理由提起上疏,認為宋金之間的實力不平衡,宋朝沒有能力收複失地,表示反對北伐。史彌遠說:“今之議者,以為先發者製人,後發者製於人”,這種理論若“施於一勝一負之間,則可以爭雄而捷出”,若事關國體、宗廟社稷,則關係重大。怎麽可以舉數千萬人的性命而“輕於一擲乎?他認為京師是根本之地,如果駐守京師的軍隊也派出去作戰,勢必造成京城空虛,萬一盜賊竊發,由誰來守衛呢!?從沿江屯駐之兵來說,都是獨當一麵的,尤其應當整備,切勿輕易調發,否則內外表裏空虛,都不足以守衛,就更可怕。他認為,將士們應固守陣地,務必不能輕信“浮言”,也毋貪小利讓敵人的挑釁相幹擾。隻有當“使民力愈寬,國勢愈壯”時才可大舉進攻,以造就宗社、國家之大福。[4]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確、也很辯證。史彌遠認為戰爭的決策不在“於一勝一負之間,則可以爭雄而捷出”。而是“事關國體、宗廟社稷,所係甚重”,他認為戰爭的成敗關係到“可舉數千萬人之命”,從“以人為本”視角而論,也不能“輕於一擲”。他從當前實際情況出發,認為兵力不足、社會不安定、經濟財富實力不足,內外表裏都沒有足夠可以依托的前提和實力,所以不能出兵。但是,他並不一味反對出兵,而是主張在“民力愈寬,國勢愈壯,遲之歲月,以俟大舉”,條件成熟後出兵收複失地就是“宗社無疆之福。”[5]史彌遠不同意馬上出兵的觀點,引起韓侂胄的極大不滿,兩者形成激烈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