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2],連山到海隅[3]。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4]。
分野中峰變[5],陰晴眾壑殊[6]。
欲投人處宿[7],隔水問樵夫[8]。
(據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王右丞集箋注》)
作者檔案
王維(701~761),字摩詰,祖籍祁州(今山西祁縣),後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濟縣),開元九年(721)中進士,步入仕途,官至尚書右丞,有《王右丞集》。年輕的王維滿懷建功立業的熱情,積極進取,樂觀豪邁。開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拜相,張九齡失勢,王維遭貶。安史之亂中,王維被叛軍所俘並被迫擔任偽職,叛亂平息後以罪降職,從此淡泊世事,追求精神上的超脫。晚年王維在藍田輞川別墅,持齋奉佛,潛心佛理,創作了許多富於禪趣的詩,故有“詩佛”之稱。王維才華橫溢,除詩文,還精通音樂、書法、繪畫。其山水田園詩融陶淵明田園詩和謝靈運山水詩之長並以音樂、繪畫之理融通於詩,藝術造詣極高。蘇軾在《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評曰:“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終南別業》《山居秋暝》《終南山》是其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作為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王維與孟浩然並稱“王孟”。
含英咀華
王維既是傑出的山水詩人,又是山水畫的一代宗師,隻是因為其詩名太大,幾乎掩蓋了他的畫名而已。他深諳詩畫“以少總多”、“以不全求全”、虛實結合的奧秘,在《終南山》一詩中,憑借其如椽的詩筆、畫筆,收到了“意餘於象”、“詩中有畫”的藝術效果。
本詩首聯用極其誇張的手法大筆勾勒了終南山的總輪廓。在遠眺中,終南山上入雲霄,遠接海邊,展現了其高大綿亙的宏偉氣勢,這是寫遠景。頷聯寫近景。人已進山,山中景色,目不暇接,可是作者依然“以不全求全”,僅僅寫了雲海一景。滿山白雲充斥,青靄彌漫,走近又似有若無,給人恍惚迷離的奇妙感受。頸聯寫登上“中峰”後的鳥瞰,放眼四望,千山萬壑,遠近高低,因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而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奇異景觀,高度概括,尺幅千裏。尾聯寫欲投宿山中,以盡情漫遊。而“隔水”之問,可見山之深遠空寂,人跡罕至,暗示詩人陶醉山中,流連忘返的閑淡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