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世界,經曆了三次國際格局的變動:從20世紀上半葉的歐洲優勢,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蘇兩極對峙,到世界多極化格局的逐漸形成。以綜合國力為依據的三次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動,又是以科技格局、經濟格局的變動為基礎的。研究與總結這三次國際格局的變動及相互關係,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深刻地總結20世紀人類曆史的進程,而且對於我們更自覺地把握21世紀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然而,這一領域的研究一直比較薄弱,我們有必要認真補上這一課。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麽能夠占有絕對優勢,稱王稱霸,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踩在腳下,變為它們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關鍵在於它們在世界科技格局和經濟格局中占有絕對優勢。
以機器為主體的工廠製度代替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手工工場的第一次技術革命發端於歐洲;19世紀末開始的以電力技術和內燃機發明運用為標誌的第二次技術革命,也發端於歐洲。由此,使歐洲在世界科技格局中占有明顯優勢,使之在世界的經濟格局中也占有絕對的優勢。20世紀初,歐洲是世界銀行家和世界工業工廠。1913年其工業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47.7%,從而把亞、非、拉美絕大多數的國家遠遠拋在了後麵。由於第二次技術革命的展開幾乎與當時歐美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同步,從而使得這些先進的資本帝國主義國家得以依靠自己的科技經濟和軍事優勢,瘋狂征服與瓜分世界,把貪婪的觸角伸向全世界每個角落。
兩極政治格局代替歐洲優勢格局,其根本動因仍在科技與經濟。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歐洲的科技經濟乃至綜合國力的優勢就逐漸削弱,而美國、日本等國開始發起了挑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使歐洲的絕對優勢從此一去不複返,而美國和蘇聯在科技經濟方麵上升到優勢的地位。這種優勢地位的獲得,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開始的第三次技術革命有關。這次以原子技術、空間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為主要標誌的技術革命發端於美國。蘇聯由於衛國戰爭的需要,也在軍事工業如坦克、飛機、導彈等項的研製和生產中獲得巨大發展並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美國1945年首次試爆原子彈成功,1946年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1957年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等等,都毋庸置疑地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在科技上形成了美蘇並列的兩極格局。從經濟格局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60年代末也基本上是美蘇兩極格局,隻是蘇聯一極的力量遠遜於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美國擁有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產量的一半以上,黃金儲備的3/4,是曆史上頭號超級大國,並且是世界上唯一的大債權國。以它為主導建立起來的布雷頓森林體係,在世界經濟中占有絕對優勢。蘇聯盡管經濟實力大不如美國,但畢竟在世界上仍名列前茅,加上一批新建立的人民民主國家,從而使其在經濟上成為一極有了可能。而其他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當時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