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雅爾塔會議和以這次會議為中心而形成的雅爾塔體係的史實而言,應當說是基本清楚的。但是,戰後40多年來對雅爾塔會議和體係的評價卻眾說紛紜,爭論不休。究其原因,與方法論上的分歧不無關係。美國政界人士和部分學者對“雅爾塔”可謂恨之入骨,他們抨擊羅斯福總統“出賣了美國和西方的利益”,“讓蘇聯統治了東歐”,“促進了共產黨在中國的勝利”。後來的總統和國務卿們,當他們與蘇聯談判時總會信誓旦旦地向國會保證,絕不會再有“第二個雅爾塔”。20世紀80年代裏根入主白宮後曾在1985年雅爾塔會議召開40周年時公開聲明,美國要致力於在東歐實現“自由”的目標,消除東西歐之間的“自由和鎮壓的分界線”。歐洲政界人士則指責雅爾塔會議分裂了世界和歐洲,是劃分在歐洲勢力範圍的大國間的肮髒交易。這些年來,我國一些學者亦強烈譴責雅爾塔體係是“具體重新劃分了勢力範圍”,“雅爾塔體製表現出來的處理國際事務的總精神和原則是與19世紀初葉以來先後出現的‘維也納體係’‘凡爾賽體係’一脈相承的”等,並且認為雅爾塔協定“是引起美蘇冷戰的根源”。
對於西方一些人,由於立場不同,產生與我們看法根本相左的論點是很自然的。但對於國內學者的上述看法筆者難以苟同,這就不能不談談在方法論上與一些學者的分歧。毛澤東同誌於1942年在談到如何研究中共黨史時說:“根本的方法馬恩列斯已經講過了,就是全麵的曆史的方法。”筆者以為,這也應當是我們研究雅爾塔會議和雅爾塔體係的根本方法。
全麵的曆史的方法,首先要求我們站在時代高度,分清曆史事件是前進性運動還是倒退性運動。由此就不應當將雅爾塔體係與維也納體係、凡爾賽體係同等看待。1814年維也納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恢複和鞏固歐洲大陸的封建統治,阻止新的革命運動的發生,同時滿足反法聯盟主要國家俄、奧、普、英重新分割歐洲領土和掠奪殖民地的要求。1815年由俄、奧、普三國締結的“神聖同盟”和俄、英、奧、普簽訂的四國同盟條約,目的在勾結起來,以此保君主政體和撲滅革命。因此,維也納會議及神聖同盟的原則和精神是違背當時曆史發展方向的,因而最終被1848年歐洲革命所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