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實力與博弈:20世紀中美蘇三大國關係探究

(一)從所謂“不情願的帝國主義”談起

字體:16+-

“新帝國主義論”的最先提出者是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外交政策高級顧問羅伯特·庫珀。2002年4月7日,他在英國《觀察家報》發表了題為《為什麽我們仍然需要帝國》的署名文章,公然主張世界需要一種“新的帝國主義”。文章認為,一批前現代國家(pre-modern states),通常是前殖民地國家,它們組成了失敗國家世界,正威脅後現代國家(post-modern states),即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的安全,因之需要後現代國家推行一種符合人權及普世價值的“新帝國主義”來加以治理。幾乎與此同時,《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塞巴斯蒂安·馬拉比(Sebastian Mallaby)在美國《外交》雜誌2002年3/4月一期上以《不情願的帝國主義者——恐怖主義、失敗國家和為美利堅帝國正名》為題,詳細論述了提出美利堅帝國的“理由”。《不情願的帝國主義者》(The Reluctant Imperialist)一文與羅伯特·庫珀等人文章大同小異,但也有獨特之處,那就是,其既要讓美國充當帝國主義者,又要往帝國主義者臉上貼金的心態和策略反映得更為突出。我們不妨就先沿著該文的軌跡走上一遭,看看“不情願的帝國主義者”究竟是個什麽樣子。筆者以為,至少有以下四點值得注意。

1.窮國、失敗國家,日益成為“富人的負擔”

該文在曆數世界上窮國的社會混亂、內戰頻仍、人口增長、毒品貿易、非法移民、非法勞工等弊端之後說到,“經驗表明,各種非帝國主義的選擇——特別是對外援助和各種各樣的建設國家的努力全都歸於失效”。該文以“援助”為例稱,“(20世紀)50和60年代,援助考慮以提供資金的辦法保證貧窮國家自身的持續發展。在70年代,援助重點轉到直接建設衛生醫療機構和學校來緩減貧困。80年代,捐助者著重於幫助經濟改革。90年代,他們增加了對於反腐敗措施和其他管理改進措施的要求”。“但是誰也沒有找到具有魔力的鑰匙。在這些機能出現障礙的國家,頑固集團拒絕上述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