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聖樂欣賞十八講

第十八講 聖母悼歌

字體:16+-

17世紀繪畫中聖母的形象

《聖母悼歌》亦可名為《哀痛的聖母悼歌》(Stabat Mater Dolorosa),最早大約出現在13世紀時天主教對聖母的頌讚歌,也有人認為最早的作品是意大利人托蒂(Jacopone da Todi)於1495年獻給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 Ⅲ)的。

“聖母悼歌”(Stabat Mater)原來的意思是“聖母站立”,是《繼敘詠》的第一句,通常這個段落是描述聖母守衛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的場景。繼敘詠是一種教會使用的讚美詩,大概起源於西方基督教會初期,禮拜中間神職人員或者信眾臨時加入的插段,因為傳統的素歌中沒有為這些插段寫過音樂,所以,需要教士們特意增加一些旋律。在儀式中,繼敘詠是緊接在進台詠與哈裏路亞之後的,原先,這些繼敘詠唱詞沒有固定下來,大多用散文體,後來才有了統一的詞,變成了今日所見的形態,根據文獻記載,1727年在教皇本篤十三世欽定下,於塔蘭托公會議上《聖母悼歌》被正式確認為羅馬天主教崇拜儀式中的段落,且專用於聖母崇拜。

帕萊斯特裏納

帕萊斯特裏納彌撒曲樂譜封麵

在西方音樂史上,較早創作《聖母悼歌》的作曲家有帕萊斯特裏納。從16世紀的大藝術背景來看,《聖母悼歌》應當歸入“浪漫主義”的範疇,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作品。帕萊斯特裏納選用的是13世紀詩人雅各布·貝內蒂克的一首名為《悲痛的聖母悼歌》(Stabat mater Dolorosa)的詩,描繪了聖母瑪麗亞守衛耶穌受難十字架的場景。1880年羅馬音樂協會邀請瓦格納為帕萊斯特裏納像揭幕創作一部作品,瓦格納將《聖母悼歌》寄給了協會,並且答複說隻有它才配得上帕萊斯特裏納的銅像。

《聖母悼歌》的開頭古典而嚴整,第一合唱團演唱首句“Stabat mater Dolorosa”,隨即第二合唱團重複了同樣的旋律,但唱詞變成“juxta crucem lacrymosa”,開頭部分的音樂為整部作品奠定了安祥、慈愛、悲憫的基調。帕萊斯特裏納采用了愛奧尼亞調式,隻是在結尾部分稍稍作了調整,接著,轉入對救世主受難的悲痛詠歎,在三和弦支持下合唱唱起“啊,如此哀傷悲痛”(O quam tristis et afflicta),與有些作曲家在描繪耶穌受難時的寫實主義手法不同,帕萊斯特裏納極力避免直接描摹場景,而是更多地強調了抒情性。從“啊,聖母,仁愛之泉”(Eja,mater)開始其實就進入了第二部分,帕萊斯特裏納使用了三拍子將氣氛搞得更加緩和,等到“帶著我主基督的愛,令我靈魂發熱熔化”(In amando Christum Deum,Ut sibi complaceam)一句達到**,帕萊斯特裏納在整部作品中頻繁使用三個優美動人的和弦:G大調、C大調與F大調,總的來看作曲家在《聖母悼歌》中試圖避免過分戲劇化的傾向,一切都是強調清晰明了與抒情動人。

下一頁